引子:
日本首相访问中东五国,此行的目的首先是向沙特提议构建“石油共同储藏设想”,经过提供巨额资金以及展开技术协作等措施,取得了沙特的石油优先购置权、阿联酋的长期石油供给合同、科威特的能源稳定供给承诺。日本还与卡塔尔就增强在石油、自然气消费和运输范畴的协作,同埃及就参与该国石油、自然气勘探以及液化自然气项目协作等达成了协议。
这次安倍无异于捡了一个大便宜。众所周知,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对待石油这类战略性物资的贮备也实在是有心无力。石油作为目前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它牵动着全世界的敏感神经,而日本作为世界原油最大进口国,对石油的敏感程度更是比其他国家敏感。而这追随石油的过程又有多少血和泪。
历史是血和泪的教训,痛定思痛后,日本不得不在石油上实行一定的策略。日本政府通过号召全国国民开展消费节约运动,对日本全国石油制品的生产、原油进口、贩卖严格控制。对石油制造的生活必需品制定标准价格。后来又通过对设备升级,淘汰一些旧设备,提高资源整合实行规模生产。
根据宏观调控,日本在2014年4月1日提高消费税的同时也提高了原油制品的税率。2014年起每千升征税2540日元,2016年4月起每千升征收2800日元。
但这些战略都存在一定的弊端:第一,石油是应急之需。自出现石油危机,日本一直在实施战略,国际油价跌时买入,国际油价高时卖出,油价高涨不跌时只好勒紧裤袋节流,这并非长久之计。
第二,日本虽是礼仪大国,却对经济外交环境把控没到位。日本遵从亲美政策,对中东的政治,文化,经济很是边缘化。石油危机过后,又有亲阿意向,希望从中东中获得更多利益。这样朝令夕改,无法取得中东各国的信任,所以随着中东各国的崛起,日本得到的好处也少了不少。即使这样,日本还是无法接受事实,还公开招募资金、人才、技术打入中东,中东国家不是傻子,日本的收益效果甚微。
第三,其自身地理环境受限,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狭小,资源缺乏,而且地震对其影响颇大。对待是有这样的战略资源是有心无力。它能储藏部分,但不能像美国一样可以自产自销。经过千辛万苦摆脱了美国控制,又迎来了新的一波地理问题。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像太阳能等新能源是无法代替的。
日本目前成为了近期沙特石油的最大进口国!对于日本来说,此次能捡到如此大的便宜,安倍现在应该做梦都会笑醒。
众所周知世界头号产油国和石油出口国当属沙特,问鼎与全球原油出口大国当之无愧,沙特目前约2600亿桶油储量,占全球石油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乃至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可见美国需求沙特,或者说中东地域再也没有其他国度能够取代沙特的位置。
那么关于日本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而言,石油占日本能源总需求一半。固然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但日本石油需求主要还是依赖于进口,日本石油总进口量的30[%]来自沙特。
沙特拒绝中国转头倒向了石油需求不断下降,国内经济已经接近崩溃地步的日本。
可能是源于近期安倍出访中东产油国的作用之下,沙特毅然选择把日本作为自己主要的石油出口国。曾经日本的石油需求名列世界第三,但是现在因为经济下滑的原因,日本经济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疲软,甚至是接近了崩溃。对于石油的需求也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下降,甚至不但不能保证沙特的原油出口能够让沙特的经济保持增长,甚至是石油款项都不一定能够给沙特如期的结上。
那么沙特选择和日本合作,是在谋求发展呢还是在自寻死路呢?在安倍的计划中,或许是要把沙特的3000亿桶石油忽悠完才满意吧?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沙特不再是曾经的那个沙特,而是现在的日本。
END
对原油、沥青、现货铜等大宗商品投资有兴趣却投师无门,或者已经接触却并不理想,不妨促膝一谈,或能取长补短。添加笔者微信:ylxj178(长按复制),可获取更多实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