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自原油市场经历低油价以来,大家一直以为受伤的只有产油国和美国页岩油产商。殊不知,中国的石油公司才是暗自内伤的一位。即使油价反弹,可能寒冬还会再持续更长一段时间。
对于原油市场来说,中国的需求是影响油价的一大重要因素。但是,一般投资者却忽略了中国自身的产油能力。目前中国承建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绝大部分都来自投机性出资方(newbuild by speculators),但这些投机性新建平台则全部无作业合同。
说到中国承建的投机性自升海上钻井平台,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这些投机性平台的出资方(通俗地说,对于石油公司来说,这类出资方相当于油气服务方,也就是乙方,而对于中国承建方来说,这些出资方则相当于甲方),也就是将建造平台的业务交给中国海工板块的承建方进行建设的这些油气服务类公司,是在当年油价高企的时候赌一旦平台完工,就能够马上从石油公司那边获得丰厚的作业合同的公司。
而中国的海工承建方,为了能够获得业务,过去数年来,大幅放宽针对出资方的付款条款,包括只需支付极低的首付(比如5[%]),建成后再支付尾款等方式获得了大量投机性订单。在这种凶悍的抢单方式下,中国承建的自升钻井平台一举占据全球市场的头把交椅。
那么如今自升钻井平台缘何遭遇噩梦?低油价突遇浅海勘探成效甚微(自升钻井平台作业以浅海为主),全球海工勘探重心朝深海和超深海发展(注:目前专注深海的平台也已经严重过剩),尤其是低油价的2015年,浅海勘探收获仅为之前均值的三分之一不到,见下图,浅海是浅色,深海为深蓝色。
油价暴跌下的出资方面临严重债务问题,且新建钻井平台,包括浮式(Floater)和自升式(jackup)绝大部分都未能从石油公司获得业务合同,因而无力支付尾款,不得已纷纷选择同承建方(主要是中国,新加坡和韩国)协商推迟交付。
在低油价的环境下,石油公司没有业务需求,油气服务公司(钻井平台出资方)拿不到作业合同,直接导致钻井平台承建方收不到尾款。中国作为承建方目前在建的绝大多数平台的出资方都处于严重的债务危机当中。虽然,同场内绝大多数人认为油价一回升行业就能复苏,但实际上油价短期回升同这些钻井平台能否拿到业务并无直接联系。
这主要是由于即使油价回升至70美元以上,石油公司内部首先需要通过加大海洋勘探的预算,预算通过然后才到石油公司就具体业务进行招标,这时候油服公司才有办法就业务进行竞标,最后是双方签订作业合同,这个过程目前看,从当前油价升到70,再到甲方乙方增加作业合同需要至少两年(当然不排除油价突然飙升至70美元的意外发生)。
而目前海工板块全球的各类钻井平台(包括浅海,深海和超深海)严重过剩,即使作业需求恢复,作业报价很可能依然持续保持低迷。也就是说,从资金的角度,对于海工板块来说,即使油价反弹,可能寒冬还会再持续更长一段时间。
文/勇哥霸金/金融投资交流指导微信xwy16877
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经济大趋势!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策略,操作手法和思路,本人专注于原油、天然气、白银等现货投资,有交流需要的朋友,欢迎添加V信号:xwy16877长按可复制)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剖析突发事件、每日行情解读,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