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贞琪:走出投资的“中等水平陷阱”(力推好文)
据说婴儿在已经学会走路,想学跑步的时候反而摔跤最多。
据说发展中国家眼看胜利在望,冲击发达水平的时候反倒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陷入泥潭不可自拔——著名的拉美化。武侠小说上大侠在练剑的过程中,一般也都有一个瓶颈期,越练水平越低,越练越迷茫、越练越没有信心。有的人能够最终突破而成一代大侠,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突破。达摩祖师也是面壁十年图破壁。
在我掌握了投资的诀窍之后,又读了更多的书,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的时候,却忽然间发现自己已经作茧自缚,被投资的条条框框所限制,思维被严重的束缚,体现在选股上畏手畏脚,犹如陷入了沼泽地,明明知道有问题可就是无力自拔。时间上大概是从2012年底的报喜鸟开始,到2015年底的百润股份结束,大约是三年的时间。
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投资者必须的一种人生经历,但是我知道我必须走出来。如果能走出来,那就是一条龙;走不出来,就是一条虫。我一遍遍的读老子和毛选,甚至刻意的在股市上赔钱(买自己不敢买的股票,例如高市盈率股票等,因为我知道问题的关键在于水平的突破,突破不了赚钱也没意义,突破了赔的钱也可以轻松赚回),但是却始终无法走出。
幸运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闭关修炼、孤独思考和痛苦的实践,尤其是硬硬的、拼命的反向的思考,终于想明白了很多东西,实现了思维和实践的突破,最终走出了这种“中等水平投资陷阱”。回过头来看看,那种痛苦依然历历在目。但是这个过程也是把所有的知识进行思考,有序归纳的一个过程,也是投资水平突飞猛进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坏事,苦是苦了点,可是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旦突破,就有一种走出思维的牢笼,脑洞大开、极目楚天阔的感觉。从此之后不管股市的风风雨雨,都可以闲庭信步。当然谁都不不敢说以后不犯错误,但是因为投资的体系已经基本构建完毕(框架已经完成,细节需要填充),信心也重新树立,外在的一些困难已经算不上困难了。
以我今天对投资的理解来看,价值投资应该有低阶和高阶之分,低阶就是我们初中政治课本上所讲的片面、孤立、静止的理解价值投资的理念,死搬硬套和教条主义,例如只买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毛利率,高现金流等特征的股票,只看到一面而看不到全面,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高阶投资就是能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巴菲特几大经典投资都是紧扣时代脉搏的),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能把握主动权,像毛泽东打仗一样灵活机变,思维开阔,那么自然能用兵如神。一句话,辩证的理解价值投资的理念,例如当升科技只有2[%]的毛利率,我以前是不会买的,但是现在却当捡到了宝。
说起来非常的简单,初中生都知道。然而熟知并非真知,这些道理其实早几年我也知道,但是并不是真的知道,自然也无法做到。
因此我决定把这几年的心路历程都整理出来,以给自己一个为了忘却的纪念。并且据我观察,也有很多的投资者和我一样曾经面临或者正在面临这种作茧自缚般的中等陷阱,希望能带来一些微薄的启示。
免责声明:笔者熊贞琪所发内容不构成买卖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文/首席分析师熊贞琪(注: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