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7月11日)原油盘初,国际油价跌逾1[%],上周WTI与布伦特原油累计跌幅均超过7[%]。英国脱欧的影响仍在持续压制市场人气,而亚洲和欧洲的需求增长均陷入了极大的困境更是让油价“雪上加霜”。
亚洲原油需求放缓
在亚洲炼厂原本就准备进入维护期之际,疲弱的利润率促使炼厂削减产能利用率,亚洲炼厂已开始降温,石油船货很难出售,第三季需求可能进一步下滑。这将导致石油需求和价格承压。汽油需求停滞,加拿大和尼日利亚产出改善,均对油价不利。
汤森路透Eikon数据显示,亚洲经油轮进口的原油已经连续第四个月下滑,自3月以来由纪录高位减少12[%]至大约8200万吨(每日2000万桶),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增长再次下滑,情况似乎不是很好。出口情况继续令人失望,英国退欧冲击波一旦到达亚洲,还可能再度疲弱。随着国内炼厂抛售过剩燃料,中国柴油和汽油出口双双跳增。
多数意外下滑可以用中国经济的状况来解释。由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前景可能稳定在7[%]以下,多数分析师预计中国汽车销售将相应放缓。一家韩国炼厂称,亚洲石油需求增长正在放缓,亚洲最大市场中国正经历需求低迷。
美国石油钻井数连增
贝克休斯公司BHI报告称,美国油气钻井平台总数较前一周增加9座,至440座,其中原油钻井平台数较前一周增10座,至351座,为六周来第五周增加。美国钻井平台总数较去年的863座大幅减少423座。美国原油钻井数的逐步增加,也令市场担忧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拳土重来,将重新加剧原油市场的供给过剩。
一系列因素制约着原油期货交易,未能为油价提供有力的支撑。这些不利因素如原油产量依然高企,并且美国的石油出口未能充分的或足够快的增长,美国陆上石油开采量是在增加,而非减少。
CFTC原油净多仓降骤降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上周五(7月8日)发布的周度报告称,截至7月5日当周,对冲基金及其他基金经理减持美国原油期货及期权净多头头寸,净多仓降至3月以来最低水平。
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及伦敦洲际交易所(ICE)WTI原油期货与期权净多头共减少6732手,至172258手。
另外,2016年7月,意大利埃尼集团的石油管道及炼油单位遇袭被炸,致尼日利亚油产每日减少4000桶。尼日利亚石油部长表示,尼日利亚原油产量目前为大约190万桶/日。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表示,石油工人罢工相关担忧或引发燃料购买恐慌。
石油价格的下降和炼油企业利润率的压力正在拖累原油价格下跌,2017年的情况可能会好些,但是现在还是2016年年中。在油价实现稳定上升之前,美原油可能会回落至每桶40美元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