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欧阴云的覆盖之下,上周,金银价格继续一路飙升,一度突破1370美元/盎司线,尽管周四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强劲的打压之下一度跳水,但随后拉出“深V”走势,继续上涨。截至7月9日下午5时,美元计价的黄金报1366.40美元/盎司,当日上涨0.42[%]。强劲走势之下,不少机构调高了对金银下半年走势价格预判,继续看多贵金属后续行情。
国际金价连续第六周震荡上涨收高,到8日收盘,国际市场上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回到每盎司1358.4美元,较前一周上涨1.7%,此前一度逼近1370美元附近,创下2014年3月份来的新高,也就是近28个月的最高点。最近一周,尽管经济数据有所好转,国际金价仍继续震荡上行,连续第六周上涨收高。受到影响,国内市场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也逼近每克300元高位。随着金价上涨,消费者和投资者也十分活跃。昨天一早,上海市区多家金店都来很多消费者和投资者,几十万元的大额买单频频出现。中国黄金上海旗舰店店长陈桃:今天早上我们还没有正式营业的时候,就有一位先生买了46万元金条。
中国工商银行贵金属业务部处长华宇斌:交易量大概有几倍的上升,特别是6月公投那一段时间,特别是金交所的整个持仓量也是上升很快。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在决定自己的资产配置时,还应理性审慎。
由于上半年A股整体表现不佳,各类型基金业绩也黯然失色。不过受益于市场风险偏好急转而下,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价格逆势上扬,黄金基金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国内市场上的黄金相关主题基金今年以来收益均在30[%]左右。
在非农的打压之下,贵金属走势仍然强劲。不少机构也继续看多。荷兰银行将2016年黄金均价预估从每盎司1283美元上调至1300美元,但将2017年均价预估从每盎司1401美元下调至1381美元;同时,该行还将2016年白银均价预估从每盎司17.4美元上调至18美元,但将2017年均价预估从每盎司22美元下调至20.4美元。
德国商业银行在7日发布的报告中称,越来越多的黄金ETF持仓超过了部分央行的黄金储备。德商行表示,黄金仍受到ETF流入的支撑,黄金ETF持仓三年来的首次提升至2000吨,成为世界上第六大的黄金储备,仅位于美国、德国、IMF、意大利和法国之后。
汇丰银行7日发布的报告称,年内白银有可能冲击21.50美元/盎司的价位。周三收盘的纽约9月期银价格已触及20.203美元/盎司,上周在下修之前最高曾上探21.225美元/盎司。汇丰认为,白银重回20美元/盎司,除了因避险涌入及黄金的飙涨外,传统零售需求也使得白银购买动能强劲。看汇丰认为,白银今年能站上21.50美元/盎司的价位。
不过,除了金银贵金属,对于大宗商品未来的走势。机构之间则表示出相对观望态度。中信建投认为:接下来的三季度,商品市场的行情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市场能否感知中美第三库存周期运行中经济数据的企稳或改善;二是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力度以及国内外货币、汇率政策的协调。
虽然最近一周大宗商品表现出色,但如果统计自英国脱欧以来的累积涨幅,大宗商品依然是涨少跌多,从主要品种来看,涨幅最大的是螺纹钢,上涨约11[%],黄金上涨约9[%],铜铝基本持平,原油下跌9[%],玉米下跌12[%]。
原油和玉米价格的下跌意味着市场重新关注需求下滑的风险,此前油价和粮价的上涨主要归功于供给的改善,但英国脱欧意味着全球经济重新面临下行风险,因而商品市场重新担心全球需求的回落风险。海通认为,近期上涨幅度较大的钢铁等品种或有回调风险,市场应谨慎对待。首席分析师熊贞琪认为黄金和国债仍是安全资产的投资首选,而对于商品的投机需谨慎。
文/首席分析熊贞琪(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