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贸易部长会即将于本周末(7月9日到10日)在上海举行。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日前在为此次G20贸易部长会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增速只有3[%]不到,贸易增速过去四年都低于全球经济增速。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的贸易形势也不乐观。几年前5个月出口累计同比下滑7.3[%],已经处于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水平。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也再次降到0以下。
基于严峻的贸易增速形势,以及对人民币汇率和劳动力成本近年大幅攀升的担忧,有观点认为中国出口竞争力正在变弱,需要通过更多的稳外贸,乃至大幅贬值等手段提高出口竞争力。
与其他国家相比,近年中国出口增速是更高还是更低?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额有着怎样的变化?中国出口部门结构和竞争力正在呈现什么样的变化?
中国出口并不差
中国出口增速的下降,主要原因并非人民币汇率和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而主要是源于全球需求的下降。
金融危机后,几乎所有国家出口增速都在下滑。且无论是与出口导向型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速相比(见图1),还是与主要发达出口国相比(见图2),中国出口的下滑速度都并不突出。
报告分析称,中国出口增速的下降,主要源于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而非中国竞争力的下降。过去“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随着美国“去杠杆、实体化”和中国“去产能、扩内需”,有了颠覆性的变化。这在出口上体现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出口增速在领先了十多年后渐趋平庸。
对于各国出口竞争力更有指导意义的是各国出口占全球份额的变化。
新竞争力正在萌芽
引致上述变化的原因部分在于,中国传统竞争优势在削弱,新竞争力正在萌芽。报告分析称,近年来,中国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出口重心正在由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在全球主要进口市场中,中国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份额有较大提升。在美国市场,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份额由2003年的15[%]左右提升到30[%]左右。在日本市场,中国电气机械份额提升较大。在欧盟市场,中国运输设备份额由2007年的9[%]提升到29[%]。
而从贸易方式来看,中国一般贸易的快速增长已导致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比重易位(见图5)。2006年后,中国一般贸易比重不断上升,而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下降。以手机为例,2015年,中国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手机7.87亿部,增长25.2[%],明显超过出口总体平均增幅,占出口量的比重达到58.6[%],超过39.9[%]的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量的比重。
现货白银、铜、原油、天然气等现货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需要更多资讯的朋友,栗子析金本人薇亻言:*** 获取每日财经资讯、交易策略、中长线布局指导,我确信我是你投资路上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