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您正在訪問的是FX168財經網,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信息均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當地法律法規。

FX168财经网>人物频道>帖子

【磊神盯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后隐藏着三大致命问题!绝不是危言耸

作者/雷神盯盘 2016-07-08 14:46 0 来源: FX168财经网人物频道

这几天,我们都被“万宝之争”所吸引。当然今天我在这里说的可能和这个没有什么大关系,我要将的是中国经济未来的一个危机。

对于中国经济这样重大而复杂的问题,我将它归结为三个方面,希望国家的决策者都能够引起重视。

一、中国的市场经济本质问题

    我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土地经济。

    为什么说中国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土地经济?

    因为土地经济存在一个重大奥秘:土地经济是市场经济中的计划经济。

    几乎所有的国家均想借助土地资源的计划性,来控制住市场经济这匹烈马。当然,这其中还有更重要的奥秘所在,这就是土地财政在市场经济中为何如此为政府所倚重的根本原因。

    政府的秘密在于希望通过控制土地资源资本,达到了控制企业与国民经济最后掌控社会经济的目的。

    首先,政府通过土地资源,将企业管住;其次,政府通过商品房屋政策,将国民捆住,当然,首先是工菥阶层;接着,政府通过城镇化,试图将农民再捆住,这就是土地财政。

    紧接着,政府通过房产管理办法,不断从房产主手里抽取税收,这是不动产财产税收财政,由是政府有了稳定而可观的财源。

    说白了一个真相:市场经济的背后即是严格的土地计划经济的实质。而土地经济基本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土地财政,二是附着于土地的不动产财产税收财政,合在一起即是房地产经济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附着在严格的土地计划经济上面的市场的经济。”

二、土地市场经济的破产问题

    (一)土地经济为何一律破产?

    依赖于土地与房地产的经济无一不破产。

    几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依赖国家的土地经济的国家最后都破产了,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政府对房市的救市的急切心理,应当给予理解,土地不可能成为市场经济,这似乎是市场经济固然 的底线,而其中所隐藏着的,则是这样一个秘密中的秘密。

    你且不要说,政府干预房市破坏了市场规律。因为没有人会怀疑“活命才是真理”这样一个命题。

    中国的土地市场经济破产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违背是经济规律。比如,农民根本就不需要城镇化,如果农民都到城市中居住,在目前的状况下,他们就远离了自己依赖以生存的土地,这将导致其生产极大的不便 利,而且城镇化学者所梦想“农转城”,基本是不切实际与违反农民心愿的。

    第二个原因,是政府与农民的争利。与政府出售土地的高价相比,农民自身所得到的补偿微不足道,大概在不到其零头。这样的巨大反差刺激了农民疯狂的建房行动,一部分的农民仅仅 是想依靠这一办法在政府征用时多得到一点补偿。而媒体上所说的拆迁致富只反映了国家强制征用土地政策的严重缺陷的一个方面。政府与农民的争利应该是造成当今社会动荡的最为直接与 根本性的因素。

    第三个原因是政府官员的F·B所造成的因人异法,导致法治的破坏,从而使维系土地市场经济的力量瓦解。中国法治在市场经济运动中所受到的破坏与冲击,远不是那些掌握社会舆论权 的领导与学者所描述的那样。在农村中,带头破坏法制规则建房的人,无一不是各级大大小小的干部。违法建筑只要有干部关系,均可免除挖掘机械的强拆而最终“合法化”。这正应验了人 们常说的话:“家看家,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正是中国的各级官僚在破坏我们自己的法制与法治,这个结论永远正确。在缺乏法制保障的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市场运行中 所出现的问题,无不与F·B关联紧密。

    (二)中国的土地市场经济的破产并非全面的崩溃。

   中国的土地市场经济的破产,我们需要作一个客观的分析:

    第一,此破产并非是全面的崩溃,它将继续存在,并且合理性的存在。在它应该存在或者说它需要存在的地方继续地存在着。

    第二,房地产的存在具有极大的合理性,或许这是通过个人努力来合理的改善的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最为合理与最为可行的手段之一。因为在中国以往严格的计划经济之下,个人根本没有 能力也根本不可能存在自由的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的机会。所以,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下,人们的思想与人性确实得不到“解放”。

    (三)我们必须警惕:中国土地经济面临的确实是万丈深渊。

    朱鎔基总理在离任前曾有一个讲话,今天来看看会让我们对国家所面临的局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最担心的事情即是他的后继者在中国搞房地产、搞城镇化与小汽车产业。但他的担心 是完全正确的,中国之后继任者,以市场化的理由,将中国经济建设的大部分的积蓄,用来发展了上述三项产业。而这三项产业中有两项即是土地经济。

    在我看来,中国土地经济面临的是万丈深渊,这一点都不过份。

    这何如此说呢?因为房地产、搞城镇化与小汽车产业无一不是消耗型产业,对中国这样一个底子的国家来说,过早地过上宽裕的好日子,这是很危险的。比如一个原来很勤俭的家庭,基 本解决温饱走上了小康,但家庭却突然奢侈起来,一下子将全部的资金用来消费而不是作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这是非常的可怕的事情。当前这样一个享乐型的、短视的、不思进取的国度的出 现,对于中华民族来讲,真是一个可怕的灾难。

    我们的执政者应该问一下自己:我们的基础产业到底怎么样?我们民族的优秀的进取精神与忧患意识到底到那里去了?我们的国家民与族将来依靠什么生存与发展?这三个问题,才是是 最值得每个当政者深思的问题,而不是依靠高楼大厦与GDP来掩饰每届执政者自己的责任与良知。

    (四)市场并非万能,灾难岂能幸免。

    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下,总让我们相信扩大市场可以解决一切经济的问题,于是所谓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似乎即是解决经济问题的最终法宝。这大概可以是近20年来几乎所有的所谓经济学 家的“共识”罢。如果一个资源丰厚的国家不开放市场怎么办?那么就强行用战争来敲他们的国门罢!这对外难道就是中国历史上所演义的*战争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本质吗?从经 济学的角度看,经济原因是战争最根本性的动因。正如达尔文所说的生存斗争,基本均建立在食物争夺的基础之上一样。想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同样以建立“大东亚(经济)共荣圈”为幌 子,这并不奇怪。而同样的问题是:当全球的市场趋于饱和并且都一样的疯狂与畸形的时候,世界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多米骨牌效应则使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无一幸免。

    (五) 中国的土地经济即市场经济的积重难返与深重危机

    中国的土地经济在当下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整体上讲,中国的房地产的寒冬已经到来。

    我不象其他经济学家千篇一律地大谈房地产的“泡沬经济”,我只是说一点:房屋已经确实地过剩了。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让我们不得不改弦更张。也就是说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土地财政、土地经济已经变得不象从前那样的前景诱人。而且,房地产一方面陷入了我们绝大多数的资金,一方面它占用了我们大量的良田,但却令我们欢欣不起来, 我们的目前的经济本质上讲,是一个“僵尸经济”,大量的重要的资源变成了没有产出能力的“僵尸”。而面对如此规模的无法消化的房地产存量,房地产税收财政政府竟然也不敢启动它。 启动房产税收无疑将使已经焦头烂额的房地产雪上加霜。

    第二,农民的“觉醒”与“地权运动”让中国市场经济的老底──面临抄空的危险

    目前在农村,农民的建房与圈地运动使当初一个依靠恐吓、欺骗、高压来强制推行的“计划土地经济”到了面临破产的边缘。特别在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农民的“土地领主意识”无限的 增强, 政府已经陷入了农民的土地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城镇化其实在今天看来,既没有必要也根本不可能实现,今天的现实已经证实了它完全是所谓的大领导与专家学者的痴人梦话。土地 的严格控制性一旦丧失,土地经济以及建立在土地经济之上的市场经济的表象,都将灰飞烟灭,农民的“觉醒”与“地权运动”让中国市场经济的老底──面临抄空的危险。政府不要再自欺 欺人,痴人梦话了!

三、市场经济理论的致命缺陷

    任何一个理论,如果我们要知道其根本的缺陷所在,那么我们一定要回归到它的基本原理上分析,正如那句非常著名的话这样说道:求之不得,原其初其RI心。

    (一)市场建立与运行以一般等价物的强制与安全性存在为前提

    在中国历史上,应该说是在清代以前,中国内部即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一个大市场,为实现交易的便利性中国以黄金、白银及银票为流通货币即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等价物。但当今天所谓的 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后,人民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安全性其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此即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丧失了可控性,这就是宋鸿兵随时放在嘴上的“货币战争”的风险问题。当国内 货币被境外流入的大量热钱冲击或者抽取而出的时候,国内市场、国内经济的安全性即不复存在。国家发行的货币即一般等价物的强制性、权威性与安全性即不复存在,则国家财政将丧失可 计划与可控性。

    其实经济从市场的角度看是自由的即市场性的,但如果从国家经济即财政的角度来看,其本质无疑是计划的。丧失可计划性的经济对一个国家来讲,是一个致命与无可挽回的缺陷,国家 的完整与独立性则将因这而丧失。所以我常觉得那些叫嚣市场经济的人,要么是绝对的无知白痴,要么就是居心叵测的汉奸国贼。所以市场经济的风险足以摧毁一个国家的财政命脉,或许保 证国家财政的安全性与独立性,其价值与意义无疑远远高于所谓打开国家安全底线的市场化所带来的经济价值。

    (二)市场的安全性以一般的保值产品即硬通货的存在为前提

    说到硬通货,现代的人更多地想到黄金,但我觉得在我们以粮为纲的年代或者说中国的传统经济社会中,其实它就是粮食。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基本地方上就流行着一个标准:五公 斤玉米换一公斤大米,10公斤土豆换一公斤大米。还有入学的时候,如果没有钱,可以交点粮食作学费。而且中国传统的社会中,官员的薪俸是以粮食而不是以货币作为衡量的。那么。也就 是说,中国的传统,粮食地得真正的硬通货,而黄金则只是一种直接的货币形态。这一个经验对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其实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没有什么比粮食更其重要的了。

    但我们今天却无疑将房产,当作了硬通货。说白了中国的市场经济的秘密其实说在于保持房产的硬通货的地位。这很危险。我们大概不会忘记唐太宗皇帝的告诫:黄金宝玉,寒不能衣, 饥不能食。或许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对于中国而言,比钱荒更可怕的是粮荒,可能这正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

    而如果说粮荒是市民的断炊之危的话,那么基础产业崩溃的则是国家的丧生之险,如果基础产业因为市场的淘汰机制而崩溃,国家则有灭顶之虞。

我常跟投资者说,做投资,学习第一,赚钱第二,

这样的投资才是有价值的。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长期的知识的积累,你才可以不永远依附着,才能在投资路上走得更远。

否则做单起来就非常的麻木,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做多或者做空。懂得技术分析,在逆势震荡行情就能不慌不乱,把握该有的利润。

投资靠智慧,理财靠专业,对投资(贵金属,天然气,铜,白银,黄金,)有兴趣却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不理想的朋友,

可咨询原油/沥青/黄金/铜技术分析师【磊神盯盘】薇-信:lsdp08888(长按可复制)QQ951808650获取每日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建议供参考,盈亏当自负,理性投资方是长久之道。非诚勿扰!

标签阅读: 原油 市场分析 环球财经

分享到:
举报财经168客户端下载

全部回复

0/140

投稿 您想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

更多人气分析师

  • 张亦巧

    人气2208文章4145粉丝45

    暂无个人简介信息

  • 张迎妤

    人气1912文章3305粉丝34

    个人专注于行情技术分析,消息面解读剖析,给予您第一时间方向...

  • 指导老师

    人气1864文章4423粉丝52

    暂无个人简介信息

  • 李冉晴

    人气2320文章3821粉丝34

    李冉晴,专业现贷实盘分析师。

  • 梁孟梵

    人气2184文章3177粉丝39

    qq:2294906466 了解群指导添加微信mfmacd

  • 王启蒙现货黄金

    人气328文章3507粉丝8

    本人做分析师以来,并专注于贵金属投资市场,尤其是在现货黄金...

  • 金泰铬J

    人气2328文章3925粉丝51

    投资问答解咨询金泰铬V/信tgtg67即可获取每日的实时资讯、行情...

  • 金算盘

    人气2696文章7761粉丝125

    高级分析师,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期货、证券市场多年,专注...

  • 金帝财神

    人气4760文章8329粉丝119

    本文由资深分析师金帝财神微信:934295330,指导黄金,白银,...

FX168财经

FX168财经学院

FX168财经

FX168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