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辰毅论金/rczj666
自沙特实施“油价换市场”的战略以来,中东产油国合并市占率已经达到了几十年最大值。低油价迅速吸引了消费,而高成本产油国减产让出的空间迅速被中东占据。
油价崩溃以来,沙特争夺市场份额之心路人皆知。IEA执行董事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中东产油国的合并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几十年高位,世人应该惊醒了。
比罗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高成本产油国受低油价打击产量有所下降,因而中东原油迅速占领了市场空白,以3100万桶日产量占据了34[%]的全球产出份额,创1975年触及36[%]市占率后的最大值。要知道,在北海油田于1985年生产加速后,中东的份额一度触及19[%]低值。因而比罗尔表示:
“中东是进口的主要来源,需求增长越快,净消费国需要从中东进口的就越多。”
然而,低油价下,需求的确在增长。自油价从100美元腰斩以来,全球节能减排的努力遇到了重大挫折:驾驶员又开始购买耗油量高的汽车了。在美国,SUV的销售量是普通汽车的2.5倍还多。而在中国,这一比例更加夸张,SUV的销量是普通汽车的4倍多。因而比罗尔认为,政策制定者应该制定更严格的能源效率目标以减少需求。他说:
“现在来看,低油价对节能减排就是灾难。”
因而比罗尔认为,在非中东产油国削减数千亿美元的能源投资之后,沙特、伊拉克和伊朗已经在市场份额上得逞。中东产油国会凭借低成本、高产出的优势,在接下来的20年中,拿走需求增量中的四分之三,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另外,比罗尔表示,虽然美国页岩油的确将提高了美国原油产出,但是并没有降低美国对中东原油的依赖:美国的需求增长比产量更快。他说:
“美国产量会提高,但是依然是净进口者。有人认为页岩油可让沙特退居二线,我一点都不同意。”
辰毅寄语
聚焦时事,是为了更多的把握经济动脉。笔者作为经济学者,对现货理财颇有研究,喜欢研究国际趋势分析市场行情变化,大印钞时代财富保值增值不易,目前原油沥青,铜等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组合工具,既可以分散风险,又能获得较高收益,近年来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回报都是相当可观,解读市场热点、盘前分析以及后市操作策略微信:rczj666(长按复制),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