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贸易自由化还是贸易保护主义,都只不过是这些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至于公平贸易原则,不过是一个幌子。
WTO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近一段时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包括一些G20成员在内的发达国家尤为严重,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贸易救济措施直接针对中国。据了解,自从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共有48个成员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案件1149件,占案件总数的32[%],而迄今为止中国已经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国?这些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又是否公平?笔者认为,有相当一部分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貌似“公平”,但背后恰恰隐藏着某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意图。例如,近段时间中国的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贸易救济调查比较多。就是一些国家没有看到中国在钢铁工业“去产能”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想当然地认为国际市场钢铁产品价格走低是中国的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造成的,而实际上当前世界经济的不景气才是抑制钢铁产品需求的重要原因。所以针对这些做法与其无语,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与这些国家评一评理。
在前些年,由于国际市场规模扩张比较明显,许多发达国家主张通过贸易自由化来扩大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这些发达国家更多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制造贸易摩擦而不是解决贸易摩擦来设置更高的准入门槛,从而保护本国企业。事实上,无论是贸易自由化还是贸易保护主义,都只不过是这些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至于公平贸易原则,不过是一个幌子。
总的来看,当前的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时期,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已经连续4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都在想法子振兴本国经济。一些发达国家也不例外,主要是出于扩大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考虑,这些国家力促制造业回流本土。然而,他们没有选择推进各国之间在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合作共赢,而是将贸易保护主义当成拯救本国经济的“灵丹妙药”,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更为明显。
而对于中国来说,正应了那句老话——树大招风。世贸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继续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份额的13.8[%]。由于贸易规模的分母较大,即使同样的概率,中国受到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也会多一些。事实上,以往日本、韩国等国家成为贸易大国的初期,遇到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也为数不少。即使到现在,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很多。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担任G20主席国期间,将倡议把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到2018年,其中包括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增量”说“不”,并且承诺逐步减少和取消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存量”。对于来自外界的贸易救济调查,我们从来不“护犊子”,而是认真对待,让我们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赚规矩钱。
不过,如果某些国家通过贸易摩擦栽赃国内企业,那么我们也应当据理力争,不让我们国内企业无辜“躺*”,这也恰恰是对公平贸易秩序的维护。近年来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国内企业的选择积极应诉,而且胜诉的概率有所提高。然而问题是,某些国家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随意性很高、成本很低,而我们的应对却相对被动。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倒是赞成适当适度反制。当然,反制依然是后发制人,还不能够完全摆脱被动。我们还可考虑选择某些案件主动出击。只有形成一个对抗博弈基础上的相对均衡,才有可能寻求到更多合作博弈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对方是否披上公平贸易的马甲,贸易保护主义都不会有太多滋生的土壤。
交易如战场,攻防兼备方可胜。用擅长武器攻;用仓位止损防。做行情,首看趋势,其次看点位,最后是时间。我们强调的是对行情的理解和观察。无论操作的是对还是错,都必须要有操作的理由。有理由的操作,无论对错及时检讨,这才是真正投资,否则,都只会沦为赌博。你,需要的是投资思路;而我,正好可以帮到你。本人对现货原油、沥青、铜、白银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 WLBJ59 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