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俄关系来说,质量或说质的发展是更重要的评判标准。那么,什么是中俄关系质的发展?其一,是中俄相互信任的巩固,其二,是两国在实务领域更为全面和系统性的合作。从这两个评判指标来看,2015年对中俄关系应说是成功的一年。
中俄天然气合同签署的消息传出,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莫斯科交易所的股票应声上涨2[%]。俄罗斯保证了在拥有“欧洲前线”的同时又开辟了一个“天然气大后方”。乌克兰作为俄罗斯天然气运往欧洲的过境国,不止一次进行直接要挟;欧盟也把乌克兰的过境国身份用来向莫斯科施压的政治工具。北京与莫斯科为了喜结天然气良缘都做了让步。俄方推出为输往中国的天然气取消开采税,而中方则宣布准备取消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税。而且这份协议还是一份全新的包括天然气开采和运输设施的合同,涉及中国投资参与气田开采。为了实现东线供气,需要进行大量投资,建设管道和泵站,这些都会体现在协议中。
过去五年,受益于经济发展,环保力度加强,能源利用结构调整及天然气汽车的推广普及,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快速上涨。我国天然气消费集中于沿海及中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天然气供应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及领海。自2004年以来,天然气管网建设一直处在高峰建设阶段,目前初步形成了“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供气格局。就消费结构而言,当前,国内天然气消费类型主要分为民用、非民用及车船用三种。其中,民用为居民家庭用气,非民用包括发电及工业燃料用和作为工业原料两种。
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量情况(单位:亿立方米)
天然气供需情况来看,我国产量难以满足国内的天然气消费量。作为亚洲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在国产天然气难以满足其国内消费需求的情况下,进口成为了解决天然气消费缺口的重要手段。
而此时的俄罗斯遭遇了经济制裁,因此不得不将战略转移到东方。中俄签订了每年380亿立方米为期30年期天然气供应协议,此举俄绝非一时冲动,但又受当前事态所激,不得而为之。一个是急需购进能源的国家,一个是急需卖出能源的国家,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而另一方面俄罗斯一直致力于在经济上摆脱美元的束缚,中俄能源贸易转向以卢布和人民币为结算单位,一个新的时代或许来临。而极很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更多早就对美元担惊受怕、欲去之而后快的国家,也大胆在国际能源交易中不再使用美元结算。
中俄签署天然气合同被西方媒体认为是普京应对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危机后西方制裁的一个重大决定。法新社称,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同时中国正寻找能源来源以驱动经济,但两个邻邦此前多年都未达成协议。俄罗斯近年来为在亚洲开拓新的能源市场,努力拉拢与中国的关系。这一努力在莫斯科与西方因乌克兰问题对立后更加强化。在受到美国和欧盟制裁的当下,这一天然气合同对普京来说就像得到了“饭勺”。
大量进口能源的日本,媒体更多的是对俄能源供应的“幻想”。俄罗斯在外交和经济方面加速向亚洲转移,但俄罗斯为了避免对中国依存的增大,可能也会实施与日本进行各种交流的方针,而由于领土等问题,俄想要做出让步也很难。
从达成的协议来看,可以想象在签订合同时双方都有一定让步,此外气价与市场挂钩也让价格有了浮动余地。中俄通过该协议都能加强本国能源进口和出口的多元化,俄罗斯可以借此加强在亚洲能源市场的地位,发展本国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中国则可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合同的政治意义也非同一般。他认为,乌克兰局势可能对该合同有一定影响,但程度并没有某些媒体想象的那么大。
尾声
投资是快很大的蛋糕,有不少人在里面有不少人分杯羹,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有份,知易行难,价值投资的原理大家都会背,然而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少之又少。目前对现货铜、沥青、原油、天然气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可以添加肖天老师微信, 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 除了老师的角色,我更希望交你这个朋友,期待你的加入!
文/肖天老师微信:xtzj666 (长按可复制)
让观望的继续观望,让担心的继续担心,让害怕的继续害怕,让赚钱的继续赚钱,任何现状都是在考验我们的心理素质,任何市场也都是在遵循商业的自然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胜者为王!一想二干三成功,一等二看三落空。等一年,一成不变;干一年,风光无限。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输在犹豫,赢在行动!只有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加丰厚的回报,相信我们能成为你值得付出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