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妍执金 笔者投资交流V信 yyzj828
7月5日,美国媒体中文网刊发美智库学者文章称,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并无太大直接影响,对中国来说,维持消费是最大的挑战,而非外部市场。一直以来,中国海外投资大多流向美国,而在英国脱欧之后,这一趋势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强。最后,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看,中国或许是英国脱欧事件的大赢家。
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并无太大直接影响,尽管它的确加大了金融动荡的风险。长远来看,脱欧对中国有利无弊——西方持续衰落而中国继续崛起。
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后,全球股市震荡。有趣的是,中国是个例外:沪市周五(6月24日)下跌1[%],而上周一(6月27日)即恢复如常,甚至略有上涨。短期来看,英国脱欧会带来一定副作用,因为欧洲生产总值(GDP)和贸易增长变缓,而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已不再像过去那么高。全球金融危机后,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基本为零。中国最初通过大量项目鼓励投资,以弥补外需不足。
这导致目前房地产、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产能过剩,其结果便是投资增长变缓。但中国GDP增长仍然坚挺,因为消费成为了目前需求的主要来源。它对GDP增长的贡献持续稳定在4[%]以上,并呈上升趋势。
中国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工资增长处于健康水平(去年超过10[%]),消费上涨,服务业规模也因此扩大。由于服务业相对工业来说是更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创造了充足的就业机会,保持了劳动力市场紧俏。对中国来说,维持消费是最大的挑战,而非外部市场。
中国新增长模式的另一特点是,由于国内投资机会变少,资本出现稳定外流。英国曾是中国对外投资的理想目的地之一,并被视为通往欧洲市场的跳板。中国公司现在需要重新考虑这一策略,但也不难做出调整。一直以来中国海外投资大多流向美国,而在英国脱欧之后,这一趋势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英国脱欧确实使中国货币政策复杂化了。美元和日元上涨,而英镑和欧元下跌。在过去的全球危机里,人民币一直保持稳定,但上周一(6月27日)人民币调整表明,若美元继续上涨,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币继续跟进。
理想的情况是,他们希望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该政策具有一定风险,因会加速资本外流,进而加大金融风险。但很可能,央行能够管理资本外流,保持贸易加权汇率的稳定。
中国崛起,老美又要着急了
最后,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看,中国或许是英国脱欧事件的大赢家。欧洲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可能会变弱,并被英国脱欧谈判、控制移民、将边缘国家留在欧元区等内部事务缠身。
美国也有可能因欧洲带来的这些挑战分心。而这却给了中国更多机会追求在南中国海的权益,并使之与欧洲国家在各种问题的谈判上占据优势地位。例如,中国希望被作为市场经济体对待,这既是一种象征,同时在判定反倾销案例中也具有实际意义。
中国必将崛起!
现时,中国正同美国和欧盟进行投资协定谈判,但迄今为止中国开出的条件并不怎么有吸引力,因为中国在许多重要领域并不对外资开放。离开欧盟的英国可能迫不及待想要加强同中国的关系,所以有可能在市场经济和投资协定上做出此前欧盟所不愿做的一些妥协。英国脱欧本身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它却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欧洲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
结语
笔者是个军事迷,同时专注于金融领域很多年; 纵观国际热潮,在论中国经济,在众多国家对比之下,显然要优越得多,经济及军事自然成型已是必然,最后送给当下的中国经济投资者们一段话,未来的投资是一种趋势,而短期试水则是赌博,赌博与投资最大的区别在于方法和计划,盲目跟风的投资好比拿*上战场没带*一般,只有听天由命的份。如果对投资(原油,铜,沥青,股票外汇)有兴趣却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盈利不理想的朋友,欢迎探讨交流。可(订阅收藏关注)或一起交流 每日及时获取精确交易,欢迎订阅,助你投资理财!登上颠峰!笔者-薇\信:yyzj828
以上仅为笔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