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年以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频频下调“金砖五国”的主权评级及企业评级,对这些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现在,这些国家谋求成立新的评级机构,打破三大机构的垄断低位。
据彭博报道,“金砖五国”正寻求成立一家新的信用评级公司,以打破三大发达国家的评级公司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在信用评级上的主导地位。
2016年3月2日,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发布报告下调对中国主权评级展望,由稳定变为“负面”。针对穆迪下调展望,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3月20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回应,“不是很在乎。”
其后不久,另一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亦将中国的主权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做出“负面”评级展望通常意味着在未来两年内评级有可能会下调。事实上,不仅是中国的主权评级展望近期频频被调低。2014年以来的相关报道显示,“金砖五国”的其他国家,也都不太被三大评级机构看好。
例如巴西,2016年以来三大评级机构相继对其调低评级,并作出“负面”评级展望。标准普尔和惠誉分别于2015年9月和2015年12月摘除巴西的投资级评级,2016年2月24日,穆迪将巴西的主权评级由“投资级”下调至“垃圾级”,至此巴西尽失三大评级公司的投资级别评级。
俄罗斯和南非的状况也不算好,2014年至2016年的相关报道显示,三国的主权评级基本都围绕在“‘负面’展望”“调低评级”两个关键词的周围。目前来看,印度是个例外。相关报道仅有2015年4月8日,穆迪将该国的主权评级展望上调至“正面”,理由是“印度的结构性优势将令该国经济成长继续超越他国”。
必须承认的是,负面的国际评估会导致借贷成本过高。为了降低借贷成本,一个费用结构迥异于三大评级机构的新机构于“金砖五国”是必要的。据彭博报道,印度进出口银行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接受该媒体电话采访时称:
“正在积极讨论创建一家收入不依赖于被评级对象的评级公司。这家有政府背景的银行与其他机构组成了一个工作小组,在下届‘金砖五国’峰会于10月份召开前,他们正在研究成立一家新信用评估机构的可行性。”
三家国际评级机构不仅对主权评级纷纷做出“负面展望”,由于企业的信用评级无法高于国家的信用评级,企业和行业的评级也难以免于“负面”展望的命运。以穆迪为例,继3月初将中国的主权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后,接连将中国寿险业、8家中港保险公司、25家中国非保险金融机构、38家国有企业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理由多是认为中国中央政府对以上行业及企业提供支持的能力总体上弱于穆迪此前的评估。
笔者关注国际大事,收集各大新闻信息,剖析全球投资大趋势,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不管第一感觉怎么样。都应该给对方一个了解的机会,我相信,你能看完这么多字,就是缘分。现货投资也是多半看缘分,如果你相信缘分,相信我可以用心为你做点什么更多原油沥青资讯关注v信号:mjnw888,你可以试着和我交流一下,希望有老师的朋友们也可以收藏我的联系方式,没有谁能陪你走到天涯海角,也许哪一天你就需要我了呢? 对投资(原油、铜)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添加分析师魅金女王v信号:mjnw888(长按可以直接复制微信号),获取更多投资实时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