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稱,60年前的中國和蘇聯曾有過“偉大的友誼”,現在類似該現象的第二種版本又再一次出現。俄羅斯換到了“小弟”的角色上,俄羅斯人也並未對此不滿。
俄羅斯《生意人報》7月4日發表題為《俄羅斯能受得住小弟的角色嗎?》的文章稱,60年前,中蘇兩國關系出現了急劇的騰飛狀態,可以再計算一下,當時有多少蘇聯企業在中國發展,又有多少蘇聯專家在中國工作。
蘇聯當時的“全球化”並非是無私的。其在世界各地(印度、巴基斯坦、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和非洲等)的建設並也不總是免費的。60年前的蘇聯不僅創造了“蘇聯集團”,並且擴大了其在世界的影響力。但是在“偉大的友誼”之下,對於承受半個世紀戰爭幾將被摧毀的中國來說,蘇聯則是完全幫助。而現在北京開始“討債”了,做法就像當年蘇聯那樣。
2016年普京訪華
現在,俄羅斯與中國的“大哥”和“小弟”的關系發生了轉變。當年的蘇聯是世界上的第二強國,中國是一片廢墟。現在的中國也許是世界第一,也許是世界第二經濟體(評分體系不同),俄羅斯經濟或者是第六,或者是第十二(同樣因為評分體系)。兩國之間誰是大哥誰是小弟已經發生來改變。對於那些熟悉曆史的人對此可能難以接受,但是對於新一代俄羅斯人來說這容易接受。
本人對於投資有一定的見解,最主要的是研究股指、期貨、外匯、現貨產品,關於國際消息對此投資產品都會有較大的影響,目前股市大幅動蕩,國民不少人資金被套,同樣期貨、現貨產品也隨之波動不平凡,但是優勢較多可進行買漲和買跌,無論朋友你在這個市場上做的如何,那麼都可以進行一個關注,多一份選擇多一次機會。並無害處。俗話說,千里馬還需遇伯樂,如果你是那匹千里馬,那麼我願意做那位伯樂,一起在這個市場戰鬥下去。更多原油咨詢和行情分析請添加筆者權威老師威信:y7718718
但是在中國給俄羅斯當小弟期間,就未必這樣了。後者雖然向我黨提供金錢,但實際上也命令着一切。我國是不情願當小弟的,盡管我國正是因此才得以建造工廠。現在俄羅斯換到了“小弟”的角色上:只有偶爾才會聽到不滿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