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这三个字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它是老少皆爱的一种速食,但是,你知道吗?方便面,曾经被获得过“春运必备神器”之美誉。其中主要是口味多样、食用方便,在世界可谓是不分地区不分年龄,还是有很多的群众基础范围。其中中国每年消费超过400亿包,占世界总消费量的一大半。
但是,方便面显然并不只有吃的功能,它的另一个功能更为神奇:它还能预测、分析经济形势和消费趋势。在中国,也有“方便面指数”以观察普罗大众的消费。根据调查,去年中国日用必需品的销售有所下降,其中方便面的销量下降了12.5[%],啤酒下降了3.6[%],“超值啤酒”比高端啤酒下降得更厉害。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报告对于销量下降的分析。报告认为,销售下降的一个原因是工作人口的下降。中国老龄化已非常明显,这一个原因应该符合现实。报告还提到了另一个原因:低端制造业岗位被转移到了孟加拉和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地区。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很多工厂其实都已搬迁或准备搬迁到人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这一解释也似乎符合现实逻辑。
不过,用方便面和啤酒来预测分析宏观经济态势和结构,虽然可以提供新鲜的观察视角,也能提供基本上自圆其说的分析,却总有点让人难以完全信服。比如2008年,在中国高速增长20多年的方便面第一次出现销量下降。人们天真的以为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农民工出现了返乡潮。但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却并不支持这一结论。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农民工以及外出农民工的数量都是增加的。
当然,即便存在反例,也未必就能证明“方便面指数”是虚妄的。
从积极的角度,它不仅提供了应该引起重视的观察问题的新鲜角度,还提供了巨大的娱乐。而类似方便面这样的经济形势观察物,其实还有很多,例如“口红”。其逻辑是,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最先减少的是大宗商品的消费,比如买房、旅游。由此反而会更有“闲钱”去购买虽非必需但却廉价的商品。口红尽管档次差别非常大,可让人感到愉快却是肯定的。经济不景气之时,人们也的确更需要愉快和慰藉。同样是在2008年,尽管方便面销量下降,口红等化妆品却出现逆势增长。
未来:这些行业正站在消费新风口
毫无疑问,消费将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担纲”,但属于方便面和啤酒的时代已至尾声了。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告诉记者,预计今年消费增速为10[%]左右,消费占GDP的比重有望创十年新高,首次超过60[%]。她说,这意味着我国消费将跨上2个万亿元的台阶,消费量级持续扩大。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第一拉动力的地位进一步稳固,消费引领型发展模式确立
与此类似的还有更奇葩的就是“裙摆指数”。意思也就是女性裙子越长,现货就越低迷;裙子越短,现货就越牛。但是目前半死不活,不知中国女性的裙子长短如何了,现在我还没看到分析。这些“非主流”指数,即展示了经济学巨大的幽默,也给人们提供了无穷的乐趣。对于中国普通公众来说,假如方便面难以给你提供直观的观察,那么可以看看刚刚正式开业的上海迪士尼。与“口红效应”一样,“迪士尼效应”展现的,同样是经济学中“反周期”的魅力。大家可以进行分析下,在中国经济当前公认的不景气之中,上海迪士尼的收益究竟会如何。在19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中,迪士尼可是异军突起,生意兴隆。
雨沫寄语:
聚焦时事,为了更多的把握经济动脉,雨沫经常关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天然气、贵金属等大宗商品等有一定的研究,如果你还没有最新的市场动态,没有最新的行情分析,你可以找雨沫诺金帮你分析行情走势,有心者添加雨沫诺金:微信ymnj000 或 QQ329386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