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7月4日),全球油价下跌,此前沙特能源部长称市场在走向平衡,但他的评论给市场带来的影响被亚洲需求放缓、汽油出现零星供应过剩状况及原油产量可能增加的迹象所盖过。
美国市场周一因独立日假日而休市,所以全日交投清淡。
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能源部长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秘书长同意,全球油市正走向平衡,油价反映出这一趋势。
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称,有迹象显示油价可能很快会再次下跌,因汽油需求停滞不前,加拿大和尼日利亚在生产中断后供应恢复。
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上周称,维修后产量正在回升,此前遭受尼日尔三角洲组织袭击产量跌至30年低位。
石油需求可能会承压,因炼厂利润下滑导致开工率下降,而此时亚洲炼厂已进入季节性维护期,价格也将因此受到抑制。
6月份,OPEC(石油输出组织)石油产量增加,因此前尼日利亚遭到武装分子袭击破坏的石油基础设施部分已被修复,致使尼日利亚原油产出增加,并推升OPEC总产量。此外,沙特和利比亚的原油产出也一同领涨。
据彭博社调查显示,上个月尼日利亚平均石油产量为153万桶/日,较5月份增加9万桶/日。6月27日,尼日利亚国家石油资源部长表示,在尼日利亚政府与尼日尔河三角洲反对派达成停火协议之后,部分此前遭到破坏的石油输出管道得以修复,从而推升石油产出。然而周日,即7月3日,尼日尔河三角洲复仇者激进组织却又声称,其再次对当地的石油设施发动五次袭击。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6月份的原油产量则上升至1033万桶,较此前一个月平均石油产量增加7万桶/日。沙特阿拉伯在夏季通常会季节性增产,因其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油用于发电,从而支持当地电力空调运作。
6月份,利比亚石油产量增加4万桶/日,增至32万桶/日的产出水平。尼日利亚因东西部政权分裂问题而致使其5月份原油出口一度出现中断。然而周日,即7月3日,据悉尼日利亚东西部政权就石油出口问题达成一致,两地石油产出将均受尼日利亚国有石油公司统一管理。瑞典北欧斯安银行对此评论称,若利比亚东西部阵营的两个石油公司达成一致协议,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将回归至100万桶/日。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升OPEC整体石油产出。
6月份,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则录得最大跌幅,其石油产出较5月份下降7万桶/日,降至430万桶/日的产出水平。与此同时,伊拉克国家石油营销组织SOMO表示,伊拉克6月石油出口量为317.5万桶/日。
6月份,伊朗的石油产出则稳定在350万桶/日的产出水平上,并结束其自今年年初国际制裁被解除以来的石油产量5个月连涨趋势。
此外,需求方面下半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战略储油计划将放缓。北欧斯安银行(SEB)称,去年提振原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的中国战略储油,然而中国“油罐近乎存满”的预期可能致使中国原油需求有所放缓;年初至今中国的原油进口已同比增加16[%],若中国原油进口出现任何幅度的放缓,都可能导致原油市场需要更长时间实现供需平衡;预计2016年中国平均原油进口量为750万桶/日。
(更多消息面百度搜索汇缘取金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