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其实大家想想如果中国学习美国的玩贸易限制,中国假如不用日本的产品,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不变?古话说的好:师夷长技以制夷。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就是中华的大国文化。
但是我们中国还是可以正常的生活,这些方面我相信以国内的技术绝对会快速解决(手机就是最好的例子,原来的全山寨到现在的华为、小米、魅族等等)。
可日本呢?
日本国土交通大臣石井启一近日在记者会上说,2015年访日外国游客总数达1973.74万人,在日消费总额为3.47万亿日元(约合1951亿元人民币),皆创历史新高。
这个只是旅游业,日本汽车呢?国内有多少是日本的?难道日本给我们全世界最差最垃圾的汽车我们还要去追着他吗?
中国保持了亚洲老大几千年,然而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开始迎头赶上,自甲午之战,日本击败中国,正式成为亚洲老大。
自此在这个位置上保持了上百年,可以说甲午之战是亚洲百年国运之战。
从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日本曾经的道路,对日本展开了追击,直到2012年中国的GDP总额超过了日本,可算是自甲午之战以来,百年来中国开始在中日对抗中重新占据上风。
但就目前来说,中日的实力基本是持平的,谁也不敢轻易发动,因为一旦动手,可能就会重演甲午的亚洲国运百年之战,将决定未来百年亚洲老大的地位。
但如果相持,毫无疑问,中国现在的发展势头远远强于日本,两者之间的差距只会拉大。这也是为什么GDP中国超越日本后,日本不断挑事的原因。
2012年,中日之间的“经济对抗”,已令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损失近50[%]销售额。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中国经济所受影响并不大。
日本新闻网引述在东京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的易纲前日表示,中日紧张关系对于中国经济影响不大,他说:“中国经济规模很大,影响只是一点点。”日本舆论担心,中国政府今后可能继续采取打击日本经济的策略。
日媒称,围绕连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和新加坡的马来半岛高铁计划,致力于新干线技术出口的日本和希望在东南亚一带拓展铁路网的中国再次展开一对一的争夺。在去年的印尼高铁订单争夺战中落败的日本将面临背水一战。
纵观国际形势热潮,再论中国经济展望。了解时事新闻、直击全球热点、解读市场动态、剖析世界金融、分享投资技巧、给与最新的行情分析、助你捕捉站在金融前沿。如果你还在期货、现货、油、沥青、贵金属投资市场迷茫,在行情里不知所措,套单、锁单或者盈利不佳的都可以直接咨询盛世金霖,欢迎探讨交流。
【欢迎订阅】
笔者微信:ssjn9418(长按可复制)
集体智慧,倾力打造,每日分享市场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