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石油就是财富,石油就是权力。历史上的历次的石油危机造就了一次次经济格局替换,无一例外的是石油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就如同人的血液一样,谁缺失了石油,那么谁的生命就被别人掌握手中。否则,石油远远不能与黄金一样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
尽管近期英国退欧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但对原油而言,影响最根本的,同样也是最深远的还是供需问题。从100美元/桶到如今的腰斩,罪魁祸首还是供应过剩,此番油市惊现求大于供,是不是预示着原油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临?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国油价每升6.3元。2015年的今天,国际油价每桶43美元,中国油价仍然是6.3元人民币。”
大家都知道成品油的成本包括四个部分:上游开采或进口、中游炼化环节、下游的销售以及各环节累积的税收。但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进口原油的油品,还是炼油环节的环境成本,抑或下游销售成本均比美国低,加上政府为抑制油价,对石油公司予以财政补贴,成本优势就更明显。
为什么中国油价还是比美国贵?
在我看来,贵不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记得十几年前本人买第一辆汽车的时候,油价大约每升两块多钱,跟那个时候比,现在的油价肯定是贵多了,但是开车的人也多了好几倍。
把中国油价与国际对比,可以看到各种不同数据,不管是哪份数据,目前美国的油价确实要低于中国,相对油价负担更是和一些产油国一样属世界最低之列。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几乎是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油价低于中国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在低油价上,美国的情况应该是比较特殊的。
其次,石油系统是垄断行业,开采、进口,炼油、销售由央企一手把控,市场化程度低;(可以说目前的中国油价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
最后,中国税率太高,直逼欧洲。但近些年,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整体崛起,国际石油市场的需求已经不由美国人一家说了算。美国的国内油价也不断上涨,许多相对较穷的美国人已经感到越来越开不起车了。
以中国的人口资源禀赋,在出行问题上,就不应该走美国的人人开车的路子。发展世界上最发达、最先进、换乘最为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应是中国追求的目标。因此,中国的油价贵一些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也是有利的。
金融投资市场:未来的中国经济不可能只有一路的高歌猛进,也会有残酷的厮杀。本人常年研究各国之间的财经动态,对世界宏观经济有着自己独特的视野,目前致力于现货市场研究,对现货原油,沥青,铜等大宗商品深有研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动态,洞悉国内财经行情,把握最新行情利润。如果你也正在从事现货投资可加v信:ALL7175我们做的不只是投资,是理财意识与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