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编 v信sych856
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民主党“假定提名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当地时间2日在华盛顿就“电邮门”事件接受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约谈。据外媒,此次问话持续了约三个半小时,也标志着针对此事的长达一年调查将要接近尾声。
希拉里竞选团队发言人梅里尔 (Nick Merrill)对媒体表示,希拉里当天上午在FBI华盛顿总部“自愿”接受此次约谈,她很高兴能能够有机会协助司法部对其邮箱使用一事的调查。鉴于事件仍然在调查中,她不会就约谈本身发表进一步评论。
所谓“自愿”接受调查,据外媒表示意味着并没有收到传票,下图来自NBC驻国会山(Capitol Hill)记者Kelly O'Donnell推特。
司法部可能将于7月下旬两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结束对“邮件门”的调查,并决定是否起诉希拉里。
调查的核心是,希拉里使用私人邮箱处理敏感信息的做法是否构成犯罪。据一些美国媒体援引相关熟悉案件的人士的点评,“司法部最终起诉希拉里的可能性不大"。
据外媒,FBI的此次约谈很可能是受到了本周早些时候国司法部长林奇(Loretta Lynch)与希拉里的丈夫、前总统克林顿私下会面的影响。
本周早些时候,林奇在凤凰城机场与克林顿进行了约半小时的“私人会面”,林奇事后解释称会面是“社交性质”,属于私人会晤,谈及的事情都是双方家庭的琐事,如孙子辈的事、还有高尔夫,强调交谈没有涉及对“邮件门”的调查,也暗示调查结果绝不会掺杂她的个人意见。
但此举引起各界质疑。尤其受到共和党和一些民主党议员的批评,认为此举涉嫌“利益冲突”,林奇不应继续主导对“邮件门”的调查。共和党准总统提名人川普表示,谁能相信林奇与克林顿的会面只是个偶遇呢?
在外界压力下,林奇1日表示她将全盘遵守FBI和职业检察官对“邮件门”事件的调查结果和所有相关建议,并称,
我理解我与克林顿先生的会面的确引发了一些争议与担忧,我绝对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
此事所引发的广泛热议也冲击了希拉里的选情,间接导致希拉里此次与FBI的约谈。(文/施洋财汇:sych856转载请保留原创作者并注明出处)
电邮门
此前华尔街见闻也曾报道过希拉里“电邮门”事件的相关进展。
希拉里于2009年至2013年间出任国务卿,这期间她没有开立官方电邮账户,只使用个人电子邮件账户处理政府事务,收发讯息约6万条。她的助手当时也没有按照《联邦档案法》的规定,设法将她的个人电子邮件保存在国务院的服务器上。直到去年年初,鉴于国务院履行联邦档案操作规范的新举措,希拉里的幕僚才查阅了她的数万页电子邮件,决定将哪些移交给国务院,提供国务院的电子邮件共计5.5万页。
今年1月29日,白宫表示,希拉里任国务卿期间用家中服务器发送的电邮之中,有十多封邮件涉及“最高机密”。国务院表示,假如希拉里这十几封邮件遭到泄露,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异常严重”的破坏,所以把邮件列为“最高机密”。这是美国政府首次将希拉里的电邮列为机密。
希拉里“邮件门”普遍被认为是她竞选总统的一大“软肋”,既引发了民众的不信任,也是其竞争对手们紧握不放的攻击命门。
高达60[%]的受访者认为希拉里在此事上有所隐瞒,仅有27[%]的人愿意相信她的真实。
在选战中,"电邮门"无疑是希拉里·克林顿的一大"包袱"。尤其是基本确定代表共和党参选总统的 特朗普一再提出这个话题。他甚至提出,希拉里为此应被送入监狱。
人生三大遗憾,不会选择,不坚持选择,不断的选择。很多人抱着梦想进入市场,却经历着严酷的现实,久经亏损,开始了人生的选择,四处拜访名师。也许你是企业的老总,也许你是局里的领导,也许你是三尺讲台上的老师,习惯了指挥别人的你,是无法接受别人的指挥,当然合作的开始,你只想要华丽的结果,中途美景自然不会欣赏,当然你也不会欣赏我们分析操作的手法,追求结果阻挡了判断对错的能力,但结果总会超出你的预期,是你无法坚持选择。而这样的开始,起初只是不会选择。每每因一两次的失误而放弃最初的选择,走上不断选择的道路。(文/施洋财汇:sych856转载请保留原创作者并注明出处)
寄语: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希望的灯一旦熄灭,世界都将变成了一片黑暗。结果只是日积月累的必然,过程才是问题的关键。成功者不过是知其所为,知其不所为,然后有所作为。我希望各位投资朋友也是这样,一时的得与失不算什么,我们需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能得到什么,这才是关键【更多原油、天然气、白银、铜操作指导,关注施洋老师微信:sych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