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战略储备量饱和,油价或遭新一轮打压
前言:
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发展气势磅礴,势不可挡,不可小觑,是全球能源交易中的大市场,各国都想抢占的市场领地。今年以来,原油价格已从2月的十二年低位反弹了86[%]。这背后其中有大部分都是中国的功劳,中国庞大的原油需求一直是支撑油价上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现在却出现了幺蛾子,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快要满了,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石油储备接近极限意味着需求将不济,因此原油或将再次遭到强势打压,或许这一次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相关消息面——
今年2至4月份,我国原油进口量都超过了3000万吨,大批满载原油的轮船停在青岛港,等待运往各地方性炼油厂,来自中东、南美、俄罗斯的石油商人纷纷来到中国争抢市场。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5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33550万吨,净进口量达到33263万吨。专家指出,我国原油进口较10年前增长了1倍多,并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以此来看,中国的石油市场对国际油价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经历了5月冲上年内新高每桶50.2美元的火热场面之后,进入6月,原油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多空大战。近期,国际油价一直徘徊在每桶50美元附近不断波动。原本市场上就存在一种说法,就是说50美元是油价今年的生死线,一旦逾越美国的页岩商就会启动,从而会再次把油价打压在50美元下方。现在,随着中国石油进口的饱和,可以想象的是油价就更不可能再次上冲了,这一次油价恐怕真的是无药可救,要直接打压到30美元附近了。
市场观点——
彭博专栏作家GaryShilling认为,尽管不久前原油价格反弹到50美元/桶附近,但这一价格水平不能持续,未来油价还将下跌至10-20美元/桶。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6月29日的研究报告中称,由于此前油价暴跌,今年中国加倍买入石油,如今中国有可能已接近填满其战略石油储备。摩根大通认为,停止为石油战略储备进口石油可能将抹掉中国约15[%]的进口。“自2015年初以来,中国已经利用低油价之机加速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摩根大通分析师YingWang在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中国所购买的石油可能已接近石油战略储备的容量限制,加上“茶壶”炼油厂利用率可能会下降以及中国需求比预期更低,可能令全球油价短期风险上升。”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称,此前面对储备量的不足,中国正在加快提高石油储备。相比于2014年公布的1243万吨原油储备量,2015年年中的原油储备规模增长了约110[%],建成的石油储备基地也从4个增加到8个。现在中国的石油储备已经足够了,后面将考虑不再大量进口石油。
结语:
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实体经济跟虚拟经济的发展,当下随着金融行业得不断发展,现货市场迅速崛起,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这个平台上,同样的游戏规则,锻炼和造就的是各位投资者对资金的使用和支配能力,从而培养大家赚钱的能力!原油天然气、白银、铜是目前金融市场上投资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产品,照金鑫将时刻关注相关行情动态,把握价格走势,给出优秀的市场分析。
文/照金鑫
薇杏qwezjx 扣-扣767-004-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