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编 v信sych856
双方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聊天了。
1st
现在,对错已经不重要。事情闹这么大,怎样收场才重要。
从这两天新发生的一连串新闻事件来看,万科这场战事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各方相敬如宾地坐下来聊聊,然后把程序走完。
昨天(6月30日),华润和宝能又几乎同时发声,但语态不再凶猛,并且满纸和善。
华润的声明说,对于罢免所有万科董事,有异议。
宝能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否认了跟华润是‘一致行动人’,解释了想要罢免王石的原因,并且说‘对万科管理层保留了期待’。
对比前几天(6月26日),华润和宝能几乎同时严厉斥责万科已经被‘内部人’控制,现在的态度真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真是难为了起草声明稿的人了。
中间这几天,到底是什么样的暗流在起作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媒体披露了几位重要官员的讲话。
2nd
先是华润的顶头上司国资委主任肖亚庆,6月27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只要有利于深圳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我们国资委就支持。’
这话虽然态度明确,但争议双方都可以当作是对自己的声援。
更明确的表态,来自另一位重要官员,全国政协常委傅成玉,中石化集团原董事长。6月28日,有媒体报道了他直接声援万科和王石的一长串观点:宝能用‘万能险保费’和‘高杠杆的债务’收购万科,可能会导致‘万科会成为被不断套现的、短期行为的公司’,导致‘中国资本市场将从此失去一个治理规范、公开透明的良治公司’??
?3rd
剧情为何如此反转?我们不知道幕后的角力,如果仅从‘舆论场’来看,可以说是宝能的一个昏招,导致了‘舆论压力’的转换。
那个昏招就是,‘罢免王石’的提案。在此之前,万科与华润之争,主要还是财经界的新闻;在此之后,就变成了受众更广的社会新闻——‘罢免’这个词,实在太刺激太有画面感了,任何人都可以在茶余饭后聊上两句。
一旦变成热点社会新闻,而且各方支持者吵翻天,公共舆论撕裂得厉害,这样一来政府难免会有压力。就像黄奇帆说的那样,‘由企业自己扯的话,这个事好像也是一锅混汤,搞成每天的新闻亮点’;也正如傅成玉所说,‘其结果和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不可承受的’。
事情闹这么大,如果各方再不坐下来好好谈,继续在公众面前一副剑拔弩张的模样,那就太不像话了。
在6月27日万科股东大会结束之后,有人要求王石跟‘小股东和网民’道歉,坐在台上的王石竟然起身说:‘好的,我道歉。’
显然,这样的道歉不是由衷的。但他还是道歉了(如果以后他在著书立说时提及这次道歉,一定会坦荡地解释自己为何不是由衷)。
然后,昨天(6月30日),华润和宝能几乎同时发声,态度也拐了一百八十的大弯。
现在,双方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聊天了。
这场战争,让我们原本看不到的一些东西:不是所有央企都那么一本正经,比如华润;不是所有的成功企业家都那么圆滑世故,比如王石。这或许也是中国社会的一种进步。
4th
等到股权纷争了结之后,谁能给公众一个‘稳定’的万科?恐怕只有万科集团总裁郁亮了。
首先,王石肯定会卸任的,不是被‘罢免’,而是有尊严地离场。此前,《财新》报道说,宝能拟推举华润的吴向东为万科董事长。事态发展到这一步,这种可能性已经微乎极微。
前两天,我们还在讨论郁亮继任董事长会有‘道德压力’。但是现在,事态已经完全变天,如果各方(不止是局内那三方)需要一个‘稳定’的万科,恐怕只能‘强迫’郁亮做董事长了。
当然,这事不需要我们瞎操心。
五年前,我在苏州的公开场合,问了郁亮一个非常不礼貌的问题——郁总,你什么时候会担任董事长?我不是故意挑衅,更不是为了拍马屁。我只是喜欢研究企业的二号人物。王石和郁亮之间的透明关系,是许多职业经理人值得了解的案例——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5th
对了,昨天有一些万科员工去深圳市政府*,在*书上用的那些词句,比如‘狼狈为奸’‘下三滥’‘恶意资本’等等,实在令人失望,一点也不符合万科‘大道当然’的价值观。
这世上有两个万科:一个是想象的万科,一个是现实的万科。
任何事物,莫不如此。
虚拟经济的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实体经济跟虚拟经济的发展,当下随着金融行业得不断发展,现货市场迅速崛起,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人拥有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赚钱的能力,那么现货市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同样的游戏规则,锻炼和造就的是各位投资者对资金的使用和支配能力,从而培养大家赚钱的能力!现货沥青是目前金融市场上投资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产品,多空双向交易,操作灵活,盈利简单,适合广大投资者投资的一款产品,如果您不甘平庸,想更多了解金钱的魅力,驰骋金融市场,把握市场动脉,让钱生钱!
笔者寄语
很多人到处查阅着不同人的文章,看似为了确认行情方向,寻找民间高手,实则干着批阅奏章的事,忙的跟个皇帝似的,看的越多证明你越没有方向,一个不断问路又不相信别人的人,迷路是个必然的结果!有人总是上涨的时候拿着低位的空,下跌的时候拿着高位的多,交易有得有失是正常现象,可是每一次都不设止损,期待有个意外发生,还奢望着频繁被救活,这就好比被雷击的概率是一样的,别为自己造成的损失找太多的借口,每一次入场前想清楚,你的止损、目标位置在哪里,出现意外如何应对,出现获利何时走人,想清楚了再入场。【更多原油、天然气.、白银、铜操作指导,关注施洋老师微信:sych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