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2月底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上,主要国家央行领导人真的达成了所谓的“上海协议”,那么这个秘密协议的内容很可能是:让人民币对美元保持稳定,对日元、欧元大幅贬值,同时推动通胀回升。
无论是去年8月的骤贬,还是今年年初的空头压境(每次都带来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人民币被高估是毋庸置疑的,连中国央行也不会否认,所以采取了主动贬值的策略。
然而,人民币并非对所有货币都是高估的。自2010年以来的五年中,人民币对美元的最大升值幅度也仅13[%],而对日元和欧元却一度升值超过50[%],甚至超过60[%]。
即便如此,美国还是时不时跳出来说中国操纵汇率,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就在上周四,美国财长雅各布·卢还警告中国称,如果中国重回人为压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政策,将引发中美新一轮紧张关系。这样的说辞可能让许多人感觉一头雾水,眼下中国政府最担心的不就是人民币贬值吗,何来故意压低汇率之说?
真这么想的话,未免too young too simple了。实际上,如果说有一件事中国央行自G20会议后一直在马不停碲地做的话,那就是让日元和欧元占到超过1/3权重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快速、持续地贬值。如下图所示,自2月底以来,人民币汇率指数从99.2下降至95.82,贬值幅度超过3[%]。
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则保持着相对稳定,在一个非常窄的区间(6.44-6.6)内波动。当前的6.6与2月底的6.55相差无几,而在美元暴跌的4月底,人民币也没有趁机对美元大幅升值。
再见日元君,你好人民币!
中国终于避免了人民币贬值风暴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欧美股市重新开始狂欢,标普500指数距离再创历史新高仅一步之遥。但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的日子却没有因此好过一点。
对于寻求刺激通胀和经济复苏的日本来说,日元升值无疑是致命的。在日元的大幅升值过程中,包括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首相安倍晋三在内的高官多次放言,若日元持续大幅升值,已做好干预的准备。但直到近期日元升破104大关、创下2014年8月以来新高,日本的干预都只限于“嘴炮”。
为什么日本不敢*实弹地干?答案很简单,美国不同意。美国多次重申,日元的升值是“有序的”,日本没有理由干预日元市场。主导日元升值这事,美国三十年前就干过了,随后的三年里日元升值了一倍多。
为什么美国这次站在中国这一边?因为美国也知道人民币在某种程度上被高估了,如果不释放贬值压力,人民币一旦崩盘势必会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且中国可能因此暂停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年初实际发生的事情),这才是美国真正害怕和不希望见到的!换言之,无论是当年的广场协议,还是近些年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不过是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作出的选择罢了。
人生就像市场一样,也有一种向下的惯性。如果依然执迷不悟的放纵自己,结果只能是离理想越来越远。本人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金融货币关系,对原油,沥青,铜等贵金属走势特点深有专研,若出现持仓心态不稳,做单犹豫不决,进出场点位把控不准,趋势研判紊乱的投资可以关注笔者微信:jcjr228(复制)获取有效建议指导以及投资策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