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霸金之道
闲来无事看风云,世间纷扰如幻影;醉翁之意不在酒,霸金之道仅存心。大家好,我是霸金老师,话说中国产能过剩,简言之就是中国的生产制造能力过剩。于是乎全国上下去产能,不少企业被定义为“僵尸企业”,职工要大规模下岗失业。
然而,中国真的才能过剩了吗?
1912年以来,中国需要产能。中华民国建立,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即“十年黄金建设”,现代工业进一步发展。
1950年,中国的钢铁产量61万吨,美国钢铁产量8700万吨,是中国的142倍。如果只比钢产量,这个差距将达到惊人的368倍。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美国人均钢产量接近半吨,可以造半辆吉普车,中国只有7两,连做一把刺刀都不够。
有没有足够的钢铁,成了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最直观的差距。在当时,全国上下都意识到新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拥有巨大的差距,因此,到了大跃进时代,国家领导层提出了赶英超美的概念,赶英超美的全称是“1958年启(钢铁产量)15年内赶上英国,50年内超过美国”,以此来激励全国大力发展重工业和钢铁产业。
由此可见,大跃进是新中国强国的夙愿。因此,大跃进的动机和愿望是好的,但过程、方式和方法是错误的,所以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的是失败的。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基本建设开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了“两弹一星”,建立了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
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三大军事大国。但是,中国还远远没有实现崛起与复兴。
2014年,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等报告综述:中国制造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并且已有220种工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在中国目前的24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从范围上看,当前产能过剩的行业已经从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扩大到造船、汽车、机械、电解铝等领域,甚至扩展到光伏、多晶硅、风电设备等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战略性产业。
从2013年7月开始,工信部连续两年颁布公告,分别将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含再生铜)冶炼、铅(含再生铅)冶炼、锌(含再生锌)冶炼、水泥(熟料及磨机)、平板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极板及组装)等19个工业行业过剩产能企业名单予以公告。
以中国钢产量为例:1973年,英国钢产量2665万吨,中国大陆2522万吨,基本追平。再过5年,1978年,中国的钢产量已经超过英国1000万吨。“50年赶美”却早已不是个问题了。因为,中国早在1995年就以9500万吨的数字超过了美国,提前12年实现了毛主席的预言。
到了1996年,中国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坐上了第一钢铁大国的位置,至今再也没丢掉这个冠军。2007年是毛主席发誓要50年后赶上美国的年份,那一年没有人为这个50年目标的实现而大肆庆祝,中国根本就不再用“万吨”这个单位来衡量钢铁产量,因为中国钢产量已经接近5亿吨,是美国的5倍有余。
到2010年,中国钢产量占了世界一半。2015年,中国钢生产能力达到12亿吨。
再到今天,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追求实业救国,追求强盛的制造业产能,追求工业化与国家强盛。然而,去产能、关企业、裁工人,则是欧美西方经济学,解决问题的劣招俗套。
这样做对中国是极其有害的、危险的,如果在“去产能”的幌子下,企业大规模破产倒闭,工人大规模下岗失业,必然会由经济危机演变成社会危机,甚至是政治危机。
因此,创造“国家定向性需求”,由国家为主体的需求拉动经济,则是解决中国产能过剩,解决中国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所以说,中国之产能绝无一份是过剩的多余的,它可以转化成中国的综合国力,成为中国崛起与复兴的丰厚的、强大的物质基础,你们说呢?
时隔今日,中国正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道路上,中国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发展,正在推动中国成为金融投资强国!
当前形势明朗,沥青、原油、铜、股票、基金无不是跟随国际趋势而行,投资,无非就是顺势者昌,逆势者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顺势而为,落袋为安。当我们因为行情失利而止损的时候,不要畏惧行情,勇敢的去面对,冷静的去分析。心不乱,则神不乱,神不乱,则气不乱,有心有神有气,信心不丢,我们就大胆的去随心操作,相信自己,最后我们一定就能找回我们曾经失去的东西!
投资,知易行难,价值投资的原理大家都会背,然而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少之又少。目前对天然气、现货铜、沥青、原油、股票投资等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在接触却不理想的朋友,欢迎添加霸金老师微信:Bajin028(获取每日最新国际一手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