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周日凌晨,彭博社 (Bloomberg) 发布了其资深油气战略研究员Julian Lee基于彭博社对伊朗油轮最近装卸监控数据撰写的有关伊朗原油出口量本月头三周突然性下降20[%]的文章《Iran’s Oil Boom Fizzles Out》。虽然其文章是针对伊朗的原油供应突发性下降的专题,但是相关的数据如果放在英国脱欧和中国潜在的原油库容接近峰值负荷的大背景下看,则呈现出一幅充满大变数的面貌!
伊朗本月头三周的原油出口突然下降20[%]:
今年年初伊朗解除制裁后,其原油产量突飞猛进,见下图(数据来源:Bloomberg)。伊朗原油产量的火箭式蹿升出乎场内大多数人的意料。
伴随着伊朗国内原油产量的迅速提升,对全球原油市场直接产生影响的伊朗原油出口量也出现了惊人的飞跃,伊朗在今年4月份其原油出口首次突破2百万桶/日,见下图(数据来源: 劳氏情报公司)。根据彭博的追踪数据,伊朗在5月份的原油出口也保持在2百万桶/日上方。不过,根据彭博社对伊朗6月份头三周的最新监测数据,伊朗的原油出口量突然下降20[%]。
对于伊朗原油出口的突发性下降,彭博社给出的比较合理的猜测是可能原油出口受到油轮装卸时间表的影响,不过其同时也指出,即使在6月份最后一周伊朗发力出口,从月平均出口量上6月份依旧将是一个大幅下降的平均日出口值。于此同时,其出口欧洲的原油下降虽然受到法国炼油厂罢工部分影响,但是法国从伊朗进口原油总量还是较小。这个整月的出口值大幅下降还是较难用油轮装卸时间表来解释。笔者认为有可能受到包括中国青岛港在内的油轮压港影响,这从侧面可以看出中国对原油的持续高量吸纳能力(整个储运链)还有不少缺陷。
伊朗始终无法恢复欧洲市场份额,见下图(数据来源:Bloomberg,IEA),英国脱欧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将造成欧洲整体原油需求难有起色,这巨量无处安放的原油在中国原油库容登顶后将成为市场*,为抢市场份额,中东巨头们的价格仗可能升级:
从上图可以看出,伊朗今年解除制裁后(上图红色),始终无法恢复其在2011年被制裁之前(上图黄色)其欧洲的主要市场份额: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进口的伊朗原油保持低迷。目前,伊朗原油出口主要依赖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买家。而目前市场越来越多信息显示中国的原油库容已经接近顶峰。
著名的原油交易数据咨询机构Clipperdata的大宗商品总监Matt Smith 月初表示中国的库容可能按照当前日进口量来看,可能只能维持20-30天,不过油气君经过同中国有关人士交流后,认为Clipperdata这个数据应该仅包括已建成国家储备和大型国资商业储备,未包括正在建设将要投入的战略储备以及部分非国资商业储备,加上这部分,中国应该还有2 - 4个月的能够维持当前日进口量的库容。不过即使是这样,中国原油库容十分接近顶点应该是比较靠谱的一个假设,也就是说,目前看来,中国在需求端将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某一个月开始出现原油进口大幅下滑,这将很可能直接导致目前十分依赖中国进口的中东巨头们开启更为惨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模式。
最后,来个当前场内十分流行的阴谋论:目前场内相当数量的资金认为尼日利亚这个反政府武装可能参与了操纵全球原油价格,尤其是在2月初油价跌到26美金/桶时联合了某些财团做多,其后通过对尼日利亚的原油设施的袭击,成为原油从2月份最低点一路涨幅翻倍的最关键因素,而目前如果尼日利亚反政府武装做空,只要其答应同政府和解,那么尼日利亚这中断的百万桶/日量级的原油将恢复供应,从而沉重打击油价。是不是细思极恐啊?
对股票、原油、沥青、黄金、白银和铜等投资有兴趣的朋友关注微信:xhbj1342,获取每日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