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在英国伦敦,“脱欧”支持者欢呼。24日上午,英国“脱欧”公投计票结果揭晓,多数投票者赞成英国脱离欧盟。 新华社/路透
24日,在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前发表讲话。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成珞 廖勤
英国当地时间24日6时许,受到全世界密切关注的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脱欧”一方以51.89%的支持率最终胜出。此后,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英镑汇率跌至1985年以来最低点,伦敦股市开盘重挫8%。
“脱欧”派缘何获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留欧”阵营对“脱欧”的结局多少有些措手不及。分析认为,英国“脱欧”阵营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卡梅伦低估了保守党内部分化程度,冒险推进公投,最终导致局面失控。
为了团结保守党内部并拉拢选民,卡梅伦2013年1月表示,如果保守党赢得下届议会选举,他领导的新一届政府将重新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展开谈判,让民众来决定英国是否应该留在欧盟。与此同时,卡梅伦也将公投作为与欧盟谈判的筹码,希望通过欧盟改革,为英国赢得在欧盟内的“特殊地位”。然而,令卡梅伦意想不到的是,公投消息一经传出,英国内部“脱欧”势力迅速壮大。保守党内部以伦敦前市长约翰逊和司法大臣戈夫为首的“重臣”,公开挑战卡梅伦。
中国前驻欧盟大使丁原洪指出,卡梅伦为保住首相之位设下了这场“豪赌”,原本觉得稳操胜券,但现实情况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期。当前,英国社会受到不公平持续扩大、福利降低、移民拥入、恐怖主义威胁等问题的困扰,使得脱欧派的势力上升。
“脱欧”派之所以可以占据主动,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土壤。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表示,多年以来,英国一直存在疑欧情绪,一直只对欧盟的统一大市场感兴趣,对进一步让渡其他主权是比较抵触的。因此,英国既没有签署《申根协定》,也不是欧元区成员。英国民众觉得英国要服从太多的欧盟法规,而且每年还要缴纳数以亿计的会费,但得到的回馈却比较少。他们还认为一些欧盟一体化加深的举措,如人员的自由流动、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等,使得他们的利益受损。
社会日益走向分裂
在这次公投中,“留欧”派与“脱欧”派一直呈胶着态势,最后“脱欧”派以微弱优势险胜。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健看来,这种两大阵营彼此对峙的情形,反映了英国社会正日益走向分裂。这种分裂表现在多个层面,包括精英与大众、老年人与年轻人、伦敦人与非伦敦人乃至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对立。
在社会阶层中,精英阶层主张“留欧”,草根大众却要求“脱欧”。精英阶层大多数享受到入盟带来的利益好处,所以在公投前的辩论中也是以打“经济牌”为主。而经济落后地区的民众和城市中下层阶级,则承担着单一市场所带来的代价,为发达地区和上层阶级“埋单”。眼下,他们最关切的是移民问题,他们将欧盟视为“麻烦制造者”,大量移民涌入挤占了他们的工作机会、社会福利,加上移民中可能混入的恐怖分子、极端人员,更是威胁到他们的安全。
在地区层面,也形成两两相对的格局。英格兰和威尔士选择“脱欧”,苏格兰与北爱尔兰则选择“留欧”。这源于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
高健说,英格兰占据英国大部分面积,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它相对来说经济独立性较强,而且独立情结也较深。而苏格兰与北爱尔兰在经济发展上较弱,之所以选择“留欧”,主要在于希望能享受欧盟给予成员国的福利待遇。一旦英国“脱欧”,英国将可以自主决定如何重新制定福利分配规则,这对苏格兰与北爱尔兰可能不利。
英与欧盟启动谈判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公投结束后,英国与欧盟将开始为期两年的谈判,协商“退出”条款。这个谈判将决定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丁纯表示,英国与欧盟的关系要如何走,还是要看双方就未来关系签署的协议。
《纽约时报》认为,这将不太可能是一个亲切友好的谈判,如果英国想继续留在欧盟的统一大市场内,布鲁塞尔可能会开出一个天价,尤其是为了防止其他国家也退出欧盟。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曾警告,脱欧后,英国的商品进入欧洲统一市场将面临重重困难,英国和欧盟新的贸易谈判也势必旷日持久。
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现货铜及沥青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被套单、锁单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重视本人的文章。添加微信ALL7175(长按可以直接复制)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