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姿晴:避險情緒瘋漲 如何認知這次公投給我帶來的投資機會
對於一個立誌從事投資的人來說,尤其是宏觀交易者,這兩天算是難得一見的盛況。雖然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已塵埃落定,但這幾天的變化足以讓人學到很多。面對宏觀政治事件,要麼全面規避風險,要麼縱身投入豪賭。這取決於你是哪類人。
英國“脫歐”公投,似乎是從事投資的人最關心,“脫歐”公投本身不是一個簡單的金融事件,其本質是一個宏觀政治事件。影響重大的宏觀政治事件除了影響到金融市場,更多會影響到社會形態和經濟模式,只不過金融市場最為敏感最容易產生波動而已。
英國“脫歐”,歐洲格局勢必重新塑造。英國“脫歐”後,英國未來將不再適用歐盟的一系列經濟貿易等政策。同時,如果英國“脫歐”引發英國內部蘇格蘭、威爾士要脫離英國,很可能再度引發英國震動。此外,英國“脫歐”是全球民粹主義和社會思潮保守的先行信號,因此也不排除歐洲部分國家可能考慮脫歐。這一切都是一個從平衡到混亂再到尋求平衡的過程。混亂中很難去預測出一個相對可靠的演進範式,唯一能預測的是混亂本身。
這種混亂從公投前幾天的變化就可以看出。起初各方預期英國“脫歐”概率較大,之後因議員考克斯(Jo Cox)的*擊案而轉向“留歐”概率增加,全球資本市場因此隨之出現一波避險和修複風潮。然而在公投票倉揭曉過程中,又出現大逆轉,“脫歐”最終勝出,導致英鎊大幅貶值,日元、美元和黃金等避險資產大漲。
不得不說,要在這樣的混亂中做出穩定盈利的投資策略並非易事,當年美國“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都令大部分宏觀策略觀點打臉。從概率上講,大部分投資者將在這種事件中承受損失,除非你的策略只是規避風險。
規避風險最簡單的策略就是從風險資產中撤出,並買入避險資產,比如美元、日元、黃金和避險貨幣的國債。避險策略並非只賺不賠,只要有價格波動在,都可能產生盈利和虧損,只不過進入這些避險資產所承受的風險會遠遠小於風險資產。因此從策略制定和執行上講,與其試圖在混亂中制定可靠的盈利策略,不如對可能的風險退之三舍。如果根據策略分析師的看法,別說各分析師莫衷一是,即便是一個分析師,在這幾天內也會反複修改觀點,根本無益於配置策略本身。要知道,就算是*公司也有一天內180度的賠率逆轉。
大混亂也意味着大機會。宏觀交易員熱衷於在混亂中通過交易來博取盈利,這當然需要過人的膽識和技術,因為大混亂是一把雙刃劍,做對方向就能獲得可觀的盈利,做錯方向且無法及時止損就意味着血本無歸。在最近幾天的市場波動中,投資者的優勢在於能夠根據形勢及時變化,前提是錯誤方向的頭寸沒有下注太大,有足夠的調頭空間。今天一個上午英鎊就有超過10[%]的跌幅,中間還有數次2[%]以上的振幅,這對於交易而言絕對是一次嚴格的考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有人擅長於大類資產配置,面對宏觀不確定時願意選擇規避風險,有人擅長於宏觀交易,在大事件中承擔風險奮力搏殺。雖然最終落腳點都是盈虧與否,但路徑是完全不同的。面對宏觀不確定性,大部分人應該選擇規避風險,除非你能夠承擔足夠大的風險,而且經驗豐富、手段老辣,而這種人畢竟是鳳毛麟角。索羅斯會參與這場豪賭,巴菲特卻絕不會涉足其中,索羅斯只有一個,巴菲特也只有一個。你,或許誰也不是。投資詳情請聯系陳姿晴微信Lzr169驗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