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的鸿海一直想收购日本科技公司夏普,历时4年,最终鸿海出资3890亿日元(约合35亿美元)占股66[%]入主夏普。
值得注意的是,郭台铭此前曾给出高达53亿美元的收购价,还承诺承担起其全部债务。然而最终收购价只有35亿美元,让人不得不佩服郭台铭的“砍价”技巧。
在收购之后,郭台铭露出了“本来面目”。原先他承诺的夏普“不裁员”、“必须是日本人当社长”,都只是哄夏普的话。夏普到手后,郭台铭就把社长换成了鸿海的二把手戴正吴,而且还在致夏普员工内部信中提到,为了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将进行业务整合与裁员。
到现在,旁观者都看得出,夏普是被郭台铭摆了一道。然而在收购初期,不少人都看好郭台铭入主夏普,并认为他会给夏普带来希望。
日媒对这段恩怨纠葛概括为:郭台铭给出的巨额报价如美丽的海市蜃楼,让夏普迷失了方向,把所有希望和赌注押在了鸿海身上,而在之后的谈判中,鸿海却伺机寻找夏普弱点,最后直戳夏普要害,大幅削减报价并迅速结束战斗。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郭台铭都非常想要夏普。郭台铭的公司业务做的是代工厂这一块,说白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在大客户苹果大幅度下调订单后,郭台铭开始找新的业务作为突破,毕竟大势所趋的不会是廉价的代加工服务。
和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样,科技创新能力差是公司的短板。而夏普成立于1912年,是一家老牌的日本电器及电子公司。它的名字和东芝、索尼一样,世界知名。虽然夏普不再辉煌,但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大批技术专利,仍然使它在电器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加入也许会弥补鸿海的不足。
郭台铭买夏普,虽然过程不怎么光彩,但是对他而言,这笔买卖值就够了!本人对原油、沥青、现货铜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更多行情添加扣-扣:17114862薇-信:qljf9512,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建议供参考,亏盈当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