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石油進入亞洲市場與沙特分羹以後,沙特也將觸角伸向了俄羅斯的傳統歐洲市場,雙方你來我去,進行這激烈的市場爭奪戰。殊不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沙特和俄羅斯都忘了,還有一個如餓虎出籠的伊朗。
自年初被解除貿易禁令以來,伊朗不顧油價低迷,卯足了勁恢複原油生產,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原油產量恢複到制裁前的水平。以期將原來歐洲石油公司的“老相識”重新摟入自己的懷抱。據國際能源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伊朗五月份的原油日產量高達364萬桶,創造了五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為了爭奪市場,歐佩克組織不惜以損敵一千,自傷八百的方式進行石油價格戰,作為歐佩克重要成員之一的伊朗也是相當給力,即使油價到了冰點,連歐佩克自己都開始慌了的時候,伊朗依舊任性的大肆擴大產量,平均日增長73萬桶以上,漲幅位居歐佩克成員國之最。
伊朗這一任性,俄羅斯開始慌了。本來與沙特爭的焦頭爛額的俄羅斯,此時不得不抽出額外的精力來與伊朗進行周旋,甚至不得不打出了兩年來最大的原油銷售折扣。例如俄羅斯產自地中海的烏拉爾原油,相較於國際布倫特原油,折扣後價格相差了2.4美元/桶。不過即便如此,也還是難以找到買家。
俄羅斯現在已經明顯感到來自伊朗的壓力,所以不得不以“揮淚大甩賣”來爭得原油市場一席之地。如此,對俄羅斯和伊朗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可謂是兩敗俱傷。前幾日油價一路上漲,到達了去年上半年的水平,但會不會重演去年下半年那樣的一路暴跌呢?我們平民百姓是能享受到低油價帶來的實惠還是再一次“喜迎油價上漲”?
可能大部分民眾還是希望油價下跌,低油價多少還是能給日常生活帶來一些實惠,但是我們更多的還是吐槽,因為每次國際油價大漲,發改委就會讓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接軌,而當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又因為國內的種種特殊原因而難以回落。
漲也好,跌也好,這之間無非是各石油大鱷之間的明爭暗鬥。隨着人類科技的進步,新型能源不斷為人類所利用,只是傳統能源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像以往那樣躺在沙子上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
筆者對於國際形勢以及各國經濟等財經領域保持着密切的敏感度。為研究原油(瀝青)及銅、白銀等貴金屬更加深入。如果你投資不順或者資金縮水,不妨關注筆者。金融領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斷,我所能給予得是我多年的研究經驗,幫助大家。手中有套單的朋友不要急,遇上我就是緣分,說出你的點位,立馬解套。金融分析師【V】【信】:wgbj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