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发言人周四(6月16日)称,美国利率正常化过程的步伐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谨慎管理风险。
发言人称,除了美国因素之外,国际环境变数加大,尤其是英国脱欧公投,也可能会影响全球货币及金融环境。
金管局说,注意到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指出近期美国劳工市场增长放缓,但经济增长似乎有所提升。不过,委员会仍预期美国利率将缓慢渐进地上升,但实际走势仍将视乎经济数据。
美联储周三保持指标利率不变,并暗示仍计划在年内升息两次,但表示经济增长放缓将抑制未来几年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会后的记者会上说,美联储仍要应对中性利率停留在历史低位,从而限制央行操作空间的可能性。中性利率代表的是货币政策不会刺激也不会抑制经济增长的水准。
在美联储的政策辩论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中性利率会怎么走。”耶伦说。她指出,联储的“基本假设”是中性利率会随着经济改善和2008-09年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消退而上升。
但是“存在会压低长期中性利率水平的持久因素。”耶伦说。
“中性利率可能会长期持于低位...我们所有人都在不断地重新评估中性利率会到什么水平,你们会看到这个利率逐渐下滑,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更多是因为那些不会很快消退的因素。”
决策官员在最新经济预估中直接承认了这个问题;在本次预估中,长期联邦基金利率预估中值降至3[%],远低于1990年代水平。美联储自2012年开始公布决策官员的经济预估以来,长期利率预估值已从4.25[%]下调。
“可能上修也可能下修。”耶伦说。“偏低的中性利率或许更加接近新常态。”
**公债收益率跌至负值**
在美联储正在考虑何时再度升息时,本周出现的情况显然是对其不利的。德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本周跌至负值,导致其和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之差逼近欧元诞生以来的高点。
这一无风险收益率之差以及美国相对于欧洲和日本的总体表现,推动美元上涨,并抑制了美国出口,可能已导致美国制造业雇聘近来放缓,这些因素都可能压低中性利率。
而若美国上调利率,可能会强化上述趋势,从而可能导致美联储在欧洲和日本也上调负利率之前只能摸索前行。而距离欧洲和日本这样做或许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在推进利率正常化的道路上碰到国际形势恶化或波动加剧,导致美元飙升,资本流动扰乱整个世界,这些都影响到通胀和就业增长,那么他们就真的要应对一个基本面问题了——独自推进这件事有多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前美联储顾问JonFaust说。
*“升息周期”已经谢幕*
与此同时,DoubleLineCapital的首席执行官、知名债券基金经理人冈德拉克(JeffreyGundlach)周三表示,美联储(FED)已经不再试图向市场传递升息的讯号,因为决策者已经不再确定今年的升息前景。
美联储周三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后,冈德拉克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升息周期已经谢幕。
冈德拉克称,他并不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强劲程度足以支持美联储按计划在今年稍晚升息两次。“我认为达不到。他们能升息一次就算走运了。”
冈德拉克在华尔街被称为“债券之王”,他在去年准确预测到油价暴跌、垃圾债券的垃圾表现、以及中国经济放缓将令新兴市场承压。他还在2014年预测美国公债收益率将下跌,同时期的许多人都押注的是美债收益率上扬。
对投资(原油、铜)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添加分析师微信号:fhlj5888(长按可以直接复制微信号),获取更多投资实时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笔者/锋火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