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看风云,世间纷扰如幻影;醉翁之意不在酒,霸金之道仅存心。时隔今日,从供需角度看,由于石油需求逐年上升,因而油价变化更多由供给决定,其中主要有两大因素。
一是非OPEC国家市场化的投资与生产,石油产业上游投资的趋势变化对原油产能产生滞后影响;
二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卡特尔亦不断调整其竞争策略,两大因素共同影响全球油价走向。
上游投资与原油产量的传导:非OPEC国家产量变化滞后于投资,OPEC国家产量与竞争策略有关。非OPEC国家石油生产主要由跨国石油公司所掌握,投资和生产行为更为市场化,大型石油公司年度资本支出紧随油价变动,页岩油的投资水平则取决于油价是否持续低于盈亏平衡点。
2000年以来,资本支出传导至原油产量约需1-2年。14年以来油价下跌,大型石油公司投资减少,必然导致未来一两年内石油产出的下降。OPEC国家石油生产多由国家石油公司控制,上游投资持续增加,呈现战略性特征,而OPEC石油产量则更多受竞争策略影响。
OPEC的石油战略目标权衡:OPEC自成立至今,始终谋求维护石油生产国的利益,获取稳定的石油收入。油价和产量是OPEC的主要石油策略目标,而两者之间的权衡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竞争的压力。
外部竞争与OPEC历次策略变化:霸金老师大致分析了下,1973年至今,OPEC的石油策略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1)1973-81年:提高油价,谋求自主性。OPEC国家夺回石油主权,试图减产提价但并不成功,非OPEC国家未能形成竞争性产能,令油价得以维持上涨。
2)1981-85年:试图限产保价,最终失败。西方国家需求下滑,OPEC试图通过产量配额减产保价,但非OPEC国家竞争性增产,最终油价下跌,OPEC产量占全球比重也降至27.6[%]的历史低位。
3)1986-2004年:扩大产出,大打价格战。陷入困境的OPEC国家在限产保价失败后,决定逆转竞争策略,扩大产出,与非OPEC国家展开激烈的价格战,沙特自此开始为市场份额而战,油价长期维持较低水平,OPEC份额终于恢复至42[%]。
4)2005-11年:需求快速增长,供给适度紧张。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非OPEC国家无力提高产能,OPEC才重新主导全球供给,得以坐享高油价带来的额外收益。
5)2012年-15年:坚持不减产,挤出页岩油。而2012年以来,美国页岩油产量剧增,再次威胁OPEC市场份额,页岩油已经成为传统石油强大的竞争对手,沙特等国家决定再次采取竞争性扩产政策,以挤出页岩油。
6)16年以来:挤爆页岩油后,试图冻产。
那么未来两年石油产量趋势:非OPEC产量下降,OPEC试图冻产。
14年以来,随着油价大幅下跌,石油企业大幅下调资本支出,美国等非OPEC国家供给在未来两年将明显收缩。
而趁页岩油元气大伤之际,OPEC试图将利益最大化,今年以来频繁召开冻产会议,试图将产量冻结在当前的历史高位水平,虽然由于伊朗和伊拉克的反对未能达成实质协议,但其冻产意图昭然若揭。
我们从近期油价趋势:供给冲击助推油价上涨,不排除达到60-70美元的页岩油盈亏点。今年以来油价的大涨与一系列供给冲击密切相关。
预计未来非OPEC国家减产、OPEC国家产量维持高位不增产,油价或缓慢上升,只要油价不超过60-70美元的页岩油盈亏点,OPEC就无需担心冻产造成份额的流失。
但若油价超过70美元,则页岩油会卷土重来,油价会面临供给大增的压力,毕竟石油博弈当前,谁又会袖手旁观?
时隔今日,中国正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道路上,中国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发展,正在推动中国成为金融投资强国!
当前形势明朗,沥青、原油、铜、股票、基金无不是跟随国际趋势而行,投资,无非就是顺势者昌,逆势者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顺势而为,落袋为安。当我们因为行情失利而止损的时候,不要畏惧行情,勇敢的去面对,冷静的去分析。心不乱,则神不乱,神不乱,则气不乱,有心有神有气,信心不丢,我们就大胆的去随心操作,相信自己,最后我们一定就能找回我们曾经失去的东西!
尾声:
投资,知易行难,价值投资的原理大家都会背,然而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少之又少。目前对现货铜、沥青、原油、股票投资等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在接触却不理想的朋友,欢迎添加霸金老师微信:Bajin028(获取每日最新国际一手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