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5年岁末,人民币国际化喜讯连连。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12月中旬,非洲的津巴布韦表示,在2016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人民币在其境内作为流通货币的使用。还有,中国财政部宣布亚投行2016年1月16日正式开张。这一系列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事件,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成为中国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经济崛起是不争的事实
纵向看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1990年中国GDP是多少呢?4045亿美元,居全球第十位,排在巴西之后。2014年中国GDP是1990年的25.66倍,相当于平均每年给世界经济增加一个1990年的中国。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个湖南省,它不是经济大省,更不是经济强省。
横向看是中国经济快速赶超。2006年中国GDP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终于实现了新中国缔造者“超英赶美”梦想的一半。2007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中国经济在不断地超越,而且这个超越是加速的。2006年中国超过英国,到了2010年中国就是英国GDP的两倍多,用4年时间让世界经济版图上“多”了一个大英帝国。2011年中国GDP是德国的两倍多,也是用4年时间对世界第四实现翻番。这就是变化,格局性的变化。
中国的经济崛起还在路上,发展和赶超还是进行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个特征是经济发展速度转向中高速。怎么理解中高速?和过去10[%]的年增速相比,现在是中速,但横向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依然是高速。新常态的另一个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要迈向中高端。因此,进入新常态后,中国的发展和赶超将更为稳健和坚实。
崛起之路充满着挑战
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就是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这是共识,所以一直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不动摇。改革开放就是摒弃闭关自守,走向开门搞建设,实行以出口和利用外资为主的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丰富的要素禀赋优势。一方面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另一方面在开放过程中通过干中学不断提高生产力,从贸易小国发展成为贸易大国。
贸易在中国经济崛起和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1990年货物出口额是411亿美元,货物进出口总额是752亿美元。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出口大国。201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一。2014年货物出口额达到2.24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是1990年的54倍,占世界的份额达到11.12[%]。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规模上,还体现在中国与世界经贸往来的扩大,让世界切切实实感受到中国的存在。
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让世界各国越来越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在贸易联系的基础上,金融一体化迅猛发展,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因素。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下,国际资本流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重要力量,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甚至超过了贸易。(文|壹字千金 投资交流V|信 :yzqj66)
聚焦时事,为了更多的把握经济动脉。看中博弈利润的这种过程,更看重技巧上的超脱,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随波逐流。对投资(原油、铜、沥青)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你久在投资市场苦战不胜,可促膝一谈,夜话交易心法,以求灌顶一悟。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
关注壹字千金微信:yzqj66(长按可复制)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