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价值的公司。沙特阿拉伯准备让沙特阿美上市来筹集资金,以减少沙特阿拉伯王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
沙特阿美的一部分将于2017年上市,而沙特阿美的股票可以在纽约、伦敦、香港以及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这四个市场进行交易。
在这个石油巨头公司IPO之前你需要知道的是:
2万亿美元
致力于沙特经济改革的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尔曼估计沙特阿美上市后市值将超过2万亿美元。
2万亿什么概念?苹果公司的市值是5205.92亿美元,艾森克美孚市值是3711.95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沙特阿美市值真的能达到2万亿美元,那么,沙特阿美的规模就相当于4个苹果公司或者5个艾森克美孚。而艾森克美孚则是西方市场价值最大的石油生产商。
但沙特阿美究竟值多少钱呢?真的可以值2万亿美金?能源资讯公司Rystad Energy高级合伙人Per Magnus Nysveen认为,石油价格达到70美元/桶时,沙特副王储估计的2万亿美元市值才有可能实现。而现在,原油价格在45美元左右。
位于迪拜的顾问公司Qamar Energy的首席执行官Robin Mills估计该公司的市值只有2500-4000亿美元之间,因为沙特阿美需支付大量的税收,而且,面临着石油市场的长期衰落。
1/8桶
沙特阿美称世界每生产8桶油,其中有1桶时沙特阿美生产的。沙特阿美石油产量约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12[%],超过任何一个其他单一生产商。
阿美日产约1030万桶,这是沙特阿美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俄罗斯石油公司产量的两倍。
2610亿桶
沙特阿美公司称该公司的石油储备达2610亿桶,这些资源足够公司在未来几年里开发利用,而这一数目比北美石油储量的总和还要多。
而英国石油公司报告估计沙特阿拉伯整个石油储备达2670亿桶,这是全球石油储量总量的近16[%]。
一百万桶
据Rystad数据,中国是沙特阿美最大的海外客户,中国从沙特阿美石油日进口量约有140万桶。
而美国从沙特阿美购买的石油数量是模糊的。日本进口量和印度差不多。
沙特阿美生产的石油约75[%]都销至海外,而沙特国内市场则是打折后进行出售。
93[%]的税
沙特阿美没有说税收支付的数量,但Qamar Energy的罗宾·米尔斯估计沙特阿美93[%]的收入都进入了沙特国库。
事实上,石油行业收入占沙特阿拉伯国家预算收入的87[%]。
如此高的税率可能会阻止投资者买入沙特阿美的股票,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得不到公平的利润份额。
米尔斯表示,“在沙特阿美IPO之前,沙特阿拉伯会思考当前的税收安排,如果沙特降低了税收比例,那么沙特阿美有可能获得2万亿美元的估值。
对于沙特国有石油巨头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上市计划,华尔街投行们早已经“虎视眈眈”。根据路透此前的报道,沙特计划透过IPO释出沙特阿美不到5[%]的股份,预期沙特阿美的估值将超出2万亿美元。按照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这个价值大概相当于全球其他上市油气公司市值的总和。
由于本次IPO交易的承销费可能高达10亿美元,这自然使得让全球最大金融机构的高级银行家们争相造访沙特阿美位于海滨城市宰赫兰的总部。不过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沙特阿美强调,投行若想在其IPO交易中分得一杯羹,则必须考虑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这些项目旨在让沙特经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而彭博今年2月曾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官员尝试劝说沙特国有石油巨头沙特阿美在香港和沙特两地上市,以换取中方资金的投资。
沙特阿美CEO此前Amin Nasser曾表示,沙特阿美正寻求海外扩张,考虑在印尼、美国、印度、越南、中国、南非等地建立合资企业。作为沙特寻求减少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计划的一部分,沙特阿美的上市显然举足轻重。
若沙特阿美最终决定将5[%]的资产上市,那么这就意味着筹资规模可能高达1500亿美元,远远超过超过阿里巴巴于2014年创下的250亿美元的IPO记录。
据市场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对于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的交易,承销商通常收取约2[%]的费用。私有化交易的费用通常低于这一比例。预计沙特阿美将令议价变得艰难。不过,即便承销费如一位知情人士所预计的那样不到IPO规模的1[%],承销费总额也可能高达10亿美元。
按照华尔街日报的说法,目前只有一小部分银行家、顾问和律师参与了与沙特阿美IPO直接相关的工作或沙特国家转型计划。其中包括摩根大通、前花旗集团、麦肯锡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顾问,以及美国伟凯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沙特国家转型计划力争在2020年前将沙特非石油收入增加逾两倍。
不过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巨大的蛋糕背后也会存在一定风险。因无法保证沙特阿美发行的股票能够获得投资者的全额认购,而一向神秘兮兮的沙特官员信息披露不足的话就更是如此。另据一位知情人士,沙特阿美最终可能缩减上市规模,成为沙特证交所上一家平平常常的上市公司。
结语
‘手中有油、心中不慌’,目前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话语权较弱,而这句话,也成为中国立志与在原油问题上不受制于人,有“中国需求”却没有“中国价格”。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进口国,但在影响石油定价的权重上影响比较小,由于没有定价权,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要付出更多的进口外汇成本,这就是所谓的“亚洲溢价”。
对沥青、现货铜、白银等大宗商品投资有兴趣却投师无门,或者已经接触却并不理想,不妨促膝一谈,或能取长补短,欢迎添加联系笔者,可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文/笔者/沥青/铜/白银等贵金属投资/微/信:dan657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