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新能源的研发也越来越深入,技术的不断完善,可再生资源或随时重击天然气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不仅令其价格遭受重创,这类燃料也可能将成为历史。
首先对于石油与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可谓是一对好兄弟,天然气也算是石油的“接班人”。虽说这两种能源从年初的低价到现在有50[%]~60[%]不等的涨幅,但是仍改变不了其价格相较之前的低迷。石油且不是说,低价的天然气就严重摧毁了美国的煤炭产业,曾有人提出将天然气作为过渡性燃料,让世界从依赖煤炭转变为广泛使用可再生能源,但这似乎不太可能发生。
并且中国已承诺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并打算在2020年之前将天然气消费量从2015年的1932亿立方米提高至3600亿立方米。另一方面俄罗斯也是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提供着本土天然气,将中国作为最大的买家。便面看似乎天然气的地位将更重要,然而,虽说有了需求大国的实力支撑,但整体来说,天然气与石油的地位已逐渐被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取代。
那么可再生能源到底哪里出问题了?为什么我们现在还不能全面采用绿色能源?
在低油价时代,补贴泛滥及较低的经济可行性是阻碍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两大掣肘。然而,上述阻碍和绿色能源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缺乏经济且可靠的能源储存手段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
但是,这样的困境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研发更便宜的储能系统而正在改变。从公用事业及能源业巨头,如意昂集团及通用电气,到新兴企业,如Stem,都已在探索风向感知等具前景的领域。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去年入股了Stem并收购了法国储能系统制造商帅福得(Saft)。本月早些时候,通用电气也宣布收购了德国的同类企业索南(Sonnen)。
在企业进行并购活动的同时,一系列的研究与调查均显示,能源储存方式的优化将彻底改变现有的能源市场。譬如,彭博最新的《新能源展望》就指出,随着电动汽车的崛起,锂电池的造价持续下跌,而这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占领市场的先锋主导。
彭博新能源财经称,风能和太阳能的成本快速下降,天然气难以保持能源市场霸主地位。且在彭博能源财经今年的报告里,分析师对煤炭和天然气价格的长期预测减少了三分之一,但再低的价格也无法扭转全球能源快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的局面,而且报告显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峰值将在2025年出现。
此外,N*igant Research的调查预计到2025年,受亚太地区增长驱动,全球储能系统的容量将从今年的11亿瓦特上升到216亿瓦特。N*igant Research表示,储能系统及可再生能源正相互改变对方的需求: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意味着更大的对储能系统的需求;储能系统的普及性反过来又刺激了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
而S&P发布的报告承认了储能系统对全球可再生能源推广的重要性,并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能源市场总份额的45[%]。同时,报告还指出,为了达到此份额目标,全球储能系统的容量必须达到1500亿瓦特。
与此同时,石油巨头壳牌姑且也承认了发展可再生能源及能源多元化的必要,但其CEO范伯登(Ben van Beurden)警告投资者称为了不损及利润,能源多样化的进程必须缓慢推进。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则拒绝承认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及采取相关应对行动的必要性。可是,石油与天然或许还能“苟延残喘”,但很明显,无论石油巨头们如何不情愿,化石燃料将无法“永世长存”。
【结束语】
希望各位投资者顺势而为,稳健获利。我不会去宣传、去夸张的表达在上周的行情中我的分析博取了多少的利润,那不是出自我的本心,我所希望看到的是,投资者长期稳健的获利,集小胜为大胜,而不是今日赚的盆体满钵,明日输的一文不剩,做投资,先是做人,然后才是获利。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更多原油沥青资讯及解套方案关注笔者,一个为投资者排忧解难的分析师。
修心要当以净心为要,投资要当用慧眼远眺。银华烁金愿助你一臂之力。
纵观国际热潮,在论中国经济,在众多国家对比之下,显然要优越得多,工程及军事发展自然成型,作为经济学者,笔者最后送给当下的中国经济投资者们一段话,唯有心静如水,方能气贯长虹,无论你还是在沥青、铜、原油,贵金属及股票外汇投资市场迷茫,还是在行情里不知所措,套单、锁单或者盈利不佳的都可以直接向本人请教,欢迎探讨交流。☆原油/铜技术分析扣-扣:834-463-348☆原油/铜技术分析薇-信:zyh8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