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原油储量,并且还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产国。陆上出产包括ZULUF油田的阿拉伯中质油(日产50万桶)和MARJAN油田(日产27万桶)和SAFARNIYA油田的阿拉伯重质油,中立区拥有 50亿桶已探明原油储量。
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沙特有这样的一个举动,把原来的石油部长,将近80岁的纳伊米更换。国际原油市场顿时一片骚动。有人认为石油部长更换之后,将会烧出三把火。也有的人说,沙特以后的重心要放在其他的方面,不会再以石油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了。并扬言在不就得将来,沙特将会对原油的开采大幅度的降低。
2014年以来,美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成熟,成本降低,页岩石油产量大增,各产油国也面临产能过剩危机。沙特石油的市场份额受到美国页岩石油和竞争对手的威胁。例如,根据彭博社报道,在中国原油进口市场最大的三个供应商中,沙特石油的市场份额就从2014年10月的44[%]降低到了11月的37[%]。沙特随即决定于11月对其生产的所有级别原油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打折销售。对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亚洲市场,沙特提供的折扣更大:2015年2月5日,沙特宣布提高亚洲市场折扣力度,每桶价格比作为基准油价的阿曼/迪拜均价低2.3美元,创下14年内最大折扣的纪录。也就是说,按照当时国际原油约50美元/桶价格,和其他以迪拜/阿曼原油均价为基准油价的其他进口石化企业相比,中国石化企业每桶可以便宜约5[%]。
1981年到2015年,中国GDP与石油需求分布图(纵轴为石油需求)
美国石油产量的恢复增加了全球供应。但在需求面,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过去10年全球石油消费增幅中有48[%]来自中国,现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给石油生产商带来同等程度的提振。
到了21世纪,情况发生了改变。2001-2005年中国绝对GDP增幅与此前十年大体相当。石油消耗量每年都在增加,日均增量约400,000桶,较20世纪90年代平均水平提高约一倍。其中2014和2010年最为突出,中国石油日均消费量增加近100万桶。究其原因,2004年是大面积停电事件推高了发电厂对柴油的需求,而2010年石油需求激增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刺激政策。
中国的崛起让产油国猝不及防,油价随之在2008年达到峰值。这不仅给沙特阿拉伯带来暴利,也引发了美国页岩油热潮。
创造一万元GDP所需的石油逐年减少
按道理来说,沙特与中国这样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沙特享受了中国的市场份额,中国享受沙特的低油价,但就在当前段时间中国向沙特提出增加石油出口遭拒绝,俄罗斯看准机会,趁机接受“石油人民币”,一举夺过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致使沙特石油出口急剧减少。沙特是世界头号产油国和石油出口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610亿桶。沙特阿美公司目前管理着约2600亿桶原油储量,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是沙特乃至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全球能源市场最重要和最有潜力的油气供应商。
原油价格低迷已经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了,可能是沙特急着出手原油以供应设备的正常运转,当然也可能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毕竟竞争对手不仅仅只有美国还有俄罗斯和伊朗以及加拿大,等国家。所以沙特一转身就拥抱日本了,2600亿桶原油不仅没有卖给中国,反而以更低廉的价格卖给了日本。
对于日本来说,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日本石油需求主要依赖进口,是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日本石油总进口量的30[%]来自沙特尽管日本计划逐渐减少进口能源,但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到2016年将上升至90[%]。近年来,日本对世界能源市场变化尤其敏感,这促使日本不得不调整其能源战略以确保能源进口渠道的畅通。
文雨认为,中国就是全球的亮点,原油界的真正的大佬。中国作为第一原油进口大国,同时也是原油消费大国,即使没有沙特的支持现如今的石油定价权的依然掌握在中国手上,也正在向中国倾斜。大中华崛起,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为中国感到自豪。文雨薇信:zwy4535。
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投资大趋势!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策略,操作手法与思路,对原油(沥青)及铜、白银等贵金属有深入的研究,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剖析突发事件、每日行情解读,敬请关注。☆原油/铜原油/铜文/文雨薇信:zwy4535每日及时获取精确交易,欢迎订阅,助你投资理财!登上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