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向来的劲敌沙特和伊朗又一次“互残”以证明他们在OPEC的霸主地位。两国都不肯放弃任何伤害对方的机会,而原油似乎是他们最爱的“战场“上周的OPEC大会一如预期,无果而终。而OPEC决议背后突显的则是伊朗与沙特两国为争夺地区霸权而展开的斗争。
早些时候,伊朗曾表示,愿意在自身产量达到制裁前水平后讨论产量冻结事宜 。然而,在这次维也纳会议,伊朗拒绝接受任何产量上限,导致OPEC成员国最终无奈放弃这一想法。自制裁解除后,伊朗一直是一匹“潜力股”,快速扩大其市场占有率,让很多投资者大吃一惊。
沙特和伊朗的霸权之争依旧火热,这场决斗谁也不确定赢家。
尽管沙特有大量的石油储备,但沙特正快速的消耗。而伊朗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伊朗的经济更能经受得住低油价,因为伊朗经济更加多元化,并且有着受过教育且勤劳的人民。两国为了争夺中东霸王地位而进行的“厮杀”不会很快结束。 一旦尼日利亚、利比亚和加拿大将其石油产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两国争斗的结果将会彰显。如果两国均提高产量,这个世界将油满为患,再次将油价拖回至30美元的水平。
继12月俄罗斯超过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后,沙特宣称正深入谈判收购中国炼油厂,因为只有收购炼油厂才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想要重夺中国市场,那么沙特就必须增加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合作规模。伊朗也是通过给亚洲客户打折,将沙特和伊拉克的原油价格拉低至2007-2008年以来从未见过的水平,夺回其市场份额。不可不说竞争之激烈真是难以阻挡!
其实沙特在中国投建炼油厂的打算与其在20世纪80年代对美国市场的策略一致。
通过买下德州50[%]的炼油厂,与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合资成立莫蒂瓦(Motiva)公司。虽然自2009年后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原油出口削减至300万桶/天,但由于不断收购炼油厂,沙特仍维持对美国的原油出口在120万桶/天左右。稳定了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从沙特进口原油5055万吨,同比增长1.8[%]。这就如同中国每日进口原油101万桶,大致与中沙合约规定的数额一致。而根据协定,中国今年从沙特进口的原油量可能不会变。
沙特对中国的原油出口增长1.78至5055万吨,而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油出口增长12.4[%],巴西增长98.4[%],尽管中国对中国原油出口下降3.1[%],但制裁取消后伊朗很可能将重新夺回在中国的市场。
沙特也不可能会乐意维持对中国原油出口的稳定性,因为随着其他国家保持对中国原油出口增长,这可能会降低其市场份额。
中国和印度很可能在明年成为原油需求的驱动国,而沙特必将会为争夺两国的市场地位采取策略。
沙特阿美董事长Khalid al-Falih上月表示,沙特阿美正就投资中国炼油厂一事进行深入谈判,该公司还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探讨炼油、营销和石化业务方面的投资机会。
据伊朗官方媒体12号报道,中国与伊朗签订一项新合同,将合作修建波斯湾南部的“格什姆石油码头”,这是一项价值5亿5千万美元,将把“格什姆岛”修建成海湾地区石油生产,和石油产品储备领域的一个重要过程。
石油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和作为战略储备物资,是有很重要地位的!而沥青作为原油的衍生品,在投资市场也是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近年来更是深受投资者的青睐。
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沥青及外汇、股票、现货铜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微信:17920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