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基辛格曾经说过: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控制了世界;谁掌握了粮食;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文/文雨霸金:zwy4535
在中国沿海城市大连的东北部,一条高速公路终点处,坐落着中国的一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基地门口有警卫把守,外人不得入内。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26日报道称,大门后面的群山遮住了基地的全貌。与该基地油罐一样难以看清的还有中国的石油需求前景。2014年,全球基准油价出现暴跌(六个月内价格跌去一半多),中国则大举购买石油。
报道称,油价的大跌降低了中国向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注油的成本,中国政府和油企建立这些储油基地旨在提高能源安全。这一做法提振了全球的石油需求,也为中国2014年9.5[%]的原油进口量增长作出了贡献:中国从中东、俄罗斯及其他地区额外进口了数千万桶原油。
报道称,中国的这一购油举措加大了油企、交易员和别国政府评估中国真实石油需求的难度。此举导致外界无法清楚地了解中国炼油企业的实际石油需求和中国购油步伐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报道称,从猪肉到棉花等多种商品,中国政府都建有储备,评估中国的石油需求便是其中的一项典型挑战。在石油领域上,中国正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但有关中国的石油供需的确切数据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报道称,中国已经成为巨大的原油进口国,按照一些标准衡量,中国原油进口量甚至超过美国。
搞清楚中国可能进口原油的规模对预测油价至关重要,特别是因为当前全球油价下跌主要是源于市场对原油需求前景的担忧情绪。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大宗商品经济学家皮尤(Thomas Pugh)表示,中国建造了太多油库亟待填满。但中国何时将购买相应规模的原油却不得而知。
报道称,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这对原油需求的增长步伐构成拖累。经济指标表明,如果不是因为储存了原油,需求增速会更低。
国际能源署(简称IEA)能源市场和安全保障部门负责人Keisuke Sadamori表示,缺乏有关石油储备的可靠数据对全球原油市场来说是很大的盲点。IEA要求其成员国(大多是富裕的发达国家)保持90天的石油储备,以便应对供应中断问题。尽管中国并不是IEA成员国,但其建立了一个类似机制,数年来一直寻求填补石油储备,同时竭力防止此举推高原油价格。
去年秋季这一努力得到了加强。据驻新加坡的交易员们透露,在奔赴新加坡现货市场采购的热潮中,2014年10月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贸易子公司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吃进了创纪录的47船货,合计逾2350万桶。该公司自那之后尚未再有过如此大的手笔。
过去十多年中,随着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增长进入平台期,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出现大幅增长。全球的新项目投资随之暴增。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简称EIA),自2000年以来,全球石油产量已经增长了逾15[%],而同期美国石油总体消费下降。
报道称,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大型国有石油公司竞相锁定海外供应,与沙特等产油国形成了密切的关系,而且编织起了接入中亚各油田的管道网络。对于产油国而言,随着美国用本土产的页岩油气替代了进口,中国的需求变得更加重要。
据报道,1月在印度洋,一艘满载中东石油的油船成为了缅甸西南沿岸的一个中国新港口的首艘停靠船。这个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的设施是一根输油管道的入口,这个管道将很快会向中国西南部每年输送数千万桶石油,缩短中东原油的运输时间。
报道称,尽管中国还在吸纳海外石油,但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正在减速。2003年至2012年,中国的原油日需求量平均每年增加50万桶。IEA目前预计,到本10年结束时,中国原油日需求年均增量将减少一半。
报道称,战略石油储备依然是造成需求难以预测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中国政府在过去十年启动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旨在到2020年在全国建设10多个储备基地。该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去年11月份非常罕见的公布,第一期建成的储备设施的储量约为9天的全国石油消费量,而目标是使储备能力达到90天的消费量。
里昂证券(CLSA)的分析师鲍威尔(Simon Powell)预计,在近期大量购买后,中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大约为40天的消费量。投资银行蓝橡资本(North Square Blue Oak)通过贸易和产量数据计算得出,若将商业储备也考虑进去,则相当于50天的消费量。该行估算,在油价大跌时买入给中国节省了数十亿美元。
由于需求增长放缓,预计石油生产国对中国市场业已激烈的争夺可能还会加剧。
能源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分析师古普塔(Sushant Gupta)表示,由于需求增速不及以往,原油进口增速并没有过去那么高。他说,产油国必须努力争夺市场份额,在价格上要更有竞争力。
以沙特为例,由于中国从俄罗斯和其他地区进口了更多原油,去年沙特向中国出口的原油数量下滑了8[%]。市场分析师称,作为回应,沙特阿拉伯向亚洲客户提供了折扣。
此外,由于北美从西非进口原油的规模大幅下滑,尼日利亚和西非其他产油国也把目标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发货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成为非洲原油最大进口国。在非洲石油产量增长的同时,中国石油需求在放缓,前景也不明朗,不足以吸纳全部产量,导致越来越多的石油积压在非洲港口。
全球最大的石油交易商之一维多石油集团(Vitol Group)首席执行长泰勒(Ian Taylor)表示,他很想了解中国的情况。他说,中国能源强度似乎正显著降低。
延伸阅读美报:大宗商品价跌 中国趁机大举进口原油矿石
美报称,中国去年大宗商品进口量创下纪录。尽管总体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利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契机维持了其作为全球资源进口大国的地位。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13日报道,中国1月13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铁矿石、原油、铜以及大豆进口量创历史新高。由于年底货运量激增,12月份铁矿石、原油和大豆的单月进口量也升至纪录高位。
中国资源咨询机构Coal Network的分析师Yi Yi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2014年全年处于低位,这是中国逢低买进的良机,特别是考虑到中国自身的工业产值前景不那么强劲。
分析师称,全球供应过剩压低了大宗商品价格,这是中国进口量回升的主要原因。1月12日,全球基准原油期货结算价近六年来首次跌破50美元/桶。
铁矿石价格目前报每吨70美元,为2009年6月份以来最低水平。芝加哥期交所大豆期货价格自去年9月份以来有所回升,但此前大豆价格已较2012年8月份高点跌去了43[%]。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价格也创出2010年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平。
投资银行蓝橡资本分析师Miao Tian说,中国高度依赖原油进口,进口原油在石油消费中的占比已达到60[%],所以,毫无疑问,油价下跌降低了中国的进口成本。她说,去年1-10月,中国的汽油需求同比增长8.2[%],表明汽车类石油消费依然强劲。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进口成本下降,进而促使中国贸易公司增加或至少维持进口量。例如,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尽管铁矿石进口量增加13.8[%],但以美元计价的进口额下降12.8[%]。12月份中国整体进口额同比下降2.4[%],全年进口额较2013年仅增加0.4[%]。
中国一直在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以防御油价波动的影响,这可能是进口增加的部分原因。201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增幅居前,因为在俄罗斯与欧美产生地缘政治摩擦后,莫斯科寻求向东方销售更多石油。
咨询公司钢铁指数称,铁矿石需求增加是因为中国钢铁企业寻求在春节假期前补充库存。12月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8685万吨。上个月原油进口量也达到前所未有的720万桶/天。
有关金属被非法用作贷款抵押品的指控引发的贸易融资丑闻并未明显打击铜进口,全年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483万吨。在青岛港发生的丑闻5月份曝光后,夏季的铜进口量降至一年来最低水平,但之后试探性复苏,12月份的进口量与11月份持平。
迄今只有一家公司德诚矿业及其相关实体受到将进口金属违法用作融资目的的指控。法院审理和官方调查仍在进行之中。
出口方面,中国钢铁出口量也触及纪录高位,延续四个月的升势,分析师称,这是因为钢铁生产商将出口作为转移过剩产能的手段。钢铁企业可能也在试图抢在监管规定调整(今年生效)前采取行动,相关规定包括取消硼钢类主要出口品的出口退税。政府的举措旨在鼓励钢铁生产商将其出口朝着价值链上方移动。
文雨认为,中国就是全球的亮点,原油界的真正的大佬。中国作为第一原油进口大国,同时也是原油消费大国,现如今的石油定价权的天平似乎正在向中国倾斜。大中华崛起,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为中国感到自豪。
希望投资者都能够盈利,毕竟每个人的资金都不论原油走势最终如何,是上涨还是下跌,只要大家把握好行情都是赚钱的机会,指导很多客户,有的是奋斗一生,晚年小有积蓄的老人,有的是充满斗志,希望改变人生的年轻人,有的是事业有成,希望投资赚钱的中年人,不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是文雨的客户,文雨都会去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不辜负客户的信任,当然对于那些不是文雨客户的投资者们,文雨也希望能够尽量的帮助,有什么问题也会尽量的去解答,但是让文雨很伤心的是,有些人并不能理解文雨,有的人不想做文雨的客户,却希望文雨不停的给出策略,文雨自认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心,但是文雨以分析师这个为职业,文雨也希望自己的劳动付出,得到回报。同样文雨也有作为一个老师,自尊和骄傲,你不屑于跟着我做,何必来我这里要策略?文/文雨霸金:zwy4535
本人对股票、原油、沥青、现货铜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原油/铜技术分析薇-信:zwy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