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光伏企业经历了坎坷的大起大落的发展,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与应用国。然而一路上中国光伏也受到了不少的舆论质疑:光伏生产耗能大,污染大,发出来的电还比不上耗电。其实这些说法毫无依据,正所谓“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中国光伏刚拿下巴基斯坦大项目,必须要为光伏“正名”!
降低生产过程耗能,产品成效大
外界对光伏产业的“高耗能污染”的误解可能只知表面而不晓事实。光伏制造业主要包括晶硅提纯、硅锭硅片、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四个环节,由于晶硅提纯需要多重提取与其他多种环节,晶硅提纯主要依靠在高温条件下完成,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约占总耗能的56[%]-72[%],是产业链中最主要的化工生产过程,被指责“高耗能污染”正是针对这个过程上。
2006年以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标准提高,中国光伏产业链平均综合电耗大幅度下降,并且中国光伏产业快速扩张规模化发展与技术进步,中国光伏能耗下降非常迅速,同时我国政府非常强调光伏生产节能发展。2015年我国工信部规定:多晶硅生产过程的电耗须小于120千瓦时/千克;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须小于100千瓦时/千克,这一耗能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无几。
生产过程上的“高耗能诟病”并不涉及光伏产品。生产一瓦光伏组件需要0.6-1.2度电,加上硅料环节的耗能,按中国中东部发电小时数1200-1400计,一瓦光伏组件年发电一年多可收回生产所耗电量;西部光照资源丰富地区如果不出现大规模弃光,回收期可能更短。因此,按光伏组件25年寿命计,光伏的发电无论如何远大于生产耗电。据计算:光伏生产过程耗电量大约仅占光伏可发电量5[%]左右。
生产过程中污染物被合理处理
光伏污染也是被外界诟病之一。四氯化硅是高污染剧毒废液,改良西门子法过程中会形成副产物四氯化硅以及氢气、*等尾气,四氯化硅如果直接排放,遇潮湿空气即分解产生*,这正是被认为“光伏高污染”的依据。
而我国对高污染排放早已有防范,在2010年多个组织规定: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同时,对晶硅生产的选址、能耗、环保、规模做出了明确规定和限制。中国晶硅生产企业实现了改良西门子法的闭路循环生产,做到“可控可还”,从合成到蒸馏,从还原到尾气分离,实现循环利用。对于生产过程排放高污染,我国早已做到全面防范,被人认为的高污染纯属子虚乌有。
2016年我国对光伏生产行业也制定规范条件,进一步提高光伏各生产环节的清洁生产标准,内容规定:光伏制造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光伏制造企业需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另外,还规范了对废气、废水、恶臭污染物、工业固体废物及噪声的排放、处置或综合利用,特别强调四氯化硅等危险废物应委托具备相应处理能力的有资质单位进行妥善利用或处置。
成功的开始阶段向来是艰辛困难的,或许中国光伏制造业发展之初存在过比较高的耗能和污染,但在规模发展全面后,中国光伏制造业严格遵守国家规定进行生产,就没有存在高污染的情况。中国光伏从西方开始,一步步得到一些主要国家的清洁生产标准认证,例如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对节能环保上的把控,称得上是高标准严要求。因此“光伏高耗能高污染”的观点,应该得到改变。
——了解时事新闻、直击全球热点、解读市场动态、剖析世界金融、分享投资技巧、给与最新的行情分析、助你捕捉站在金融前沿。如果你还在期货、现货、油、沥青、贵金属投资市场迷茫,在行情里不知所措,套单、锁单或者盈利不佳的都可以直接咨询笔者,欢迎探讨交流。 欢迎关注笔者个人微信号:qjyh585858。集体智慧,倾力打造,每日分享市场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