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印度经济威胁论的问题可谓日渐尘嚣,八方能人志士各抒己见,好不热闹。笔者在这里也是心痒难耐,不吐不快。
在众多的观点中,有这么一条引起了笔者注意,文章是这样描述的:
近期浦东国际展览中心,很多印度人都在搞大展台,专门承接适合空运的小东西,主要是衣服牛仔裤上的花边和小珠花饰品等机器无法批量生产的手工制造品。由于体积小重量轻,适合空运。报价只有国内的一半(印度人工便宜),吸引了大量的中国生产商咨询。同样两条裤子:一条是印度成本,一条是浙江成本,沃尔玛买哪一条?这就是中国出口的痛点。
东南亚和南亚的潜力有多大?越南缅甸合计超一亿人口,巴基斯坦接近两亿人口,都是靠海的低成本地区,一旦发力,制造业十年就上来了。印度是英语国家,服务业的巨人。中国的中低端工业和服务业,在目前的成本环境中,毫无价格优势可言。
以后,裤子是巴基斯坦进口了,皮鞋是越南进口的,大米是南美洲进口的,塑料盆是缅甸进口的。不要再提什么小米了,美国苹果+东南亚人力一结合,就没小米什么事情了。
我们国家情况真的有这么糟吗?
其实,中国的情况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如果中国不把低端产业转移走那才是*烦。想想看,如果持续低端产业,我们的工人工资会维持在低位,我们的环境会继续恶化,我们的经济将因为产业附加值持续低位、人口红利消失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最终不进反退。
所以,基于这种情况,中国要实现可持续的GDP增长,就是要进行产业升级,把那些利润低、占用大量人口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诸如印度、越南、印尼、巴基斯坦这些国家,然后我们发展更有科技含量、更具品牌价值、更有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端产业。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更少的工人生产更多的高利润产品,也就能赚到更多的钱。与此同时,其它的人口则被空出来发展服务业,提高整个社会的产业细分,提升整个国家的生产效率,推动GDP增长。
因此,对我们来说,印度、越南、印尼等国抢中国吃剩下的"小饭碗"一点都没关系,那些产业中国已经不能再发展了。中国需要做的是,发展高科技产业,提升中国的制造工艺和品牌,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只要中国转型升级做好了,他们接纳中国的低端产业不但对中国没坏处,进口他们国家便宜的商品,还能降低中国的生活成本,一举多得。
我们不在乎他们是否抢饭碗,我们在意的是如何创造更大的饭碗!
中国的经济面临转型,但前景却是非常明朗,不管世界经济如何发展,咱们自己手中的财富才是最现实有用的,懂得投资方能实现财富自由,不管你是从事股票投资,还是实体的店铺、房地产投资,都需要选对方方向,路走对了,终点不会远。添加威信jy11983(长按可以直接复制)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