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而言,中伊关系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梳理过去42年来的历史可以发现,伊朗对华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特别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伊朗历届领导人都对中国重视有加,甚至将中国视为“救命稻草”。
从内贾德到如今的鲁哈尼,伊朗的外交政策已经显示出了更积极和务实的一面,对中国和伊朗的关系,带来更加平衡和全面的发展契机。
中国不是不给钱,是没有办法给钱
据伊朗媒体引述该国主管规划和战略监督的副总统穆罕默德.巴盖尔.洛巴克特的话称,中国“欠了”伊朗220亿美元的石油、天然气钱款。
报道称,这一发*值伊朗伊斯兰议会议长拉里贾尼访问中国,拉里贾尼将和中国协调“还款机制”。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购买伊朗石油确实存在结算上的问题。中国要支付这笔钱要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但承办这项业务的银行会因此受到美国的制裁,此前中国昆仑银行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中国不是不给钱,是没有办法给钱。
伊朗媒体称,拉里贾尼在访华前表示,中国目前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石油输出国组织在近期的月度市场报告中说,今年,伊朗是向中国出口原油的5个主要供应国之一,伊朗原油总产量已经增加。
中国目前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
据伊朗议会规划和预算委员会主席称,由于受到国际制裁,该国存放在外国银行中的1000亿美元资金被冻结。不过,伊朗国内的黄金储备和国家发展基金资产共计超过300亿美元。
阿塞拜疆媒体发文称,中国是伊朗的第二大商品供应国和最大非石油产品进口国。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最近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今年前几个月,中国进口了1600万吨伊朗石油,价值超过123亿美元,相当于每天43万桶。
报道称,北京通过本国货币人民币支付伊朗石油费用,把这笔钱存放在一个境内银行账户,该钱款只能在中国采购被允许的商品并出口到伊朗。由于美国实施的制裁,伊朗石油的买家不被准许让其获取石油海外出口收入,德黑兰方面只能用这些钱购买对方国家的商品。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伊朗最大的进口国,这是在伊朗受到联合国4份决议制裁和西方多年单独制裁的背景下,伊朗政府坚持“东向政策”的最大外交政绩。“傍上”中国,是伊朗经济渡过难关的必要条件。
结语:
纵观国际热潮,在论中国经济,在众多国家对比之下,显然要优越得多,工程及军事发展自然成型,作为经济学者,笔者最后送给当下的中国经济投资者们一段话,唯有心静如水,方能气贯长虹,无论你还是在沥青、铜、原油贵金属及股票外汇投资市场迷茫,还是在行情里不知所措,套单、锁单或者盈利不佳的都可以直接向本人请教,欢迎探讨交流。笔者投资交流V信:yyzj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