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金伯爵/微信:1533898120
对于那场已经蔓延了整整5年的令人失望的“阿拉伯之春”起义,不同人有截然不同的解读。
在中国,最为大多数人不假思索地接受并深信不疑的一种叙事是:
1,“阿拉伯之春”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精心策动的,目的是通过制造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来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插手和控制;
2,美国和西方这么做,根本上是为了算计中东的石油利益,众所周知,石油是现代经济的命脉。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不是说过吗?——“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世界。”
这句话是现代西方推行霸权主义政治的最露骨的宣言。
这是一种很难证明或证伪的逻辑。
不过,本文会把这个纠结着宗教冲突、历史恩怨与现实利益的错综复杂问题简化为一串经济问题: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究竟有多大?这种依赖度正在升高还是在降低?如果说“控制”的话,美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控制”中东石油的?
一.美国并不依赖中东石油
实际上,今日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比过去半个世纪里的任何时候都要低。
美国市场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反而逐年升高——1973年时石油净进口量占美国国内需求的35[%],到198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37[%]。
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在2005年达到60[%]的历史峰值,但自那以后便开始迅速下降。
5年后的2010年,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下降到49.3[%],13年来首次降到50[%]以下;而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数据,2011年,美国每日进口原油891万桶,降至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到2013年,石油净进口量占美国国内需求的比例进一步降至46[%]。
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OPEC原油在美国的原油进口中的比例也在降低,而OPEC中的中东部分比例降得更低。据英国《金融时报》对美国能源部数据的分析,到2014年下半年,OPEC原油占美国原油进口总量的比例跌至40[%],为每日290万桶,这是30年来最低。
事实上,美国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高度依赖于中东地区的石油。美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地多元,且分布均衡。
美国所在的美洲大陆历来是美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来源地,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的石油供应日益呈现出向本土及周边地区收缩的态势。从1973年到2010年,美国从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这6个美洲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占其原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均值为39.1[%],历史峰值为1997年的52.7[%]。这一比例从1996年首次突破50[%]后至2010年达到52.5[%]。因此,美洲大陆目前已稳居美国海外石油供应的头把交椅。
除此之外,进入世纪以后,美国原油的总进口是下降的,但从大西洋地区和非洲的进口比例却仍在上升。此消彼长之间,迅速降低了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当然也加强美国石油供应的安全性。
如果从绝对量上来看,至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东地区就不再是美国原油进口最多的地区。1991年海湾战争以后,美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的比重更是逐年下降。到2010年,美国仅从北美地区进口的原油就占其总进口的34[%],而中东只占18.5[%]。即便在历史上横向比较,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在中东石油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就一直低于欧洲和日本,今天更是远低于中国。
反过来再看一下中东的石油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事实可能更令中国读者想不到:虽然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全球占已探明总储量的近70[%],但美国从来就不是中东石油的最大买家。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东向美国输出的石油约占其出口总量的10[%]-15[%],远比向欧洲和日本的出口量要少。2001年,美国从沙特阿拉伯进口原油8055万吨,占当年美国进口总量的17.3[%]。2005年,美国原油进口量达到历史峰值,但从沙特进口的原油却下降到7225万吨。到2010年,美国从沙特进口的原油进一步下降到5455万吨,占当年总进口量的11.5[%]。虽然沙特至今仍是美国第三大原油进口国,但它平均每天向美国出口的原油已减少到了100万桶都不到,而美国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加拿大平均每天向美国出口原油却超过了300万桶。尽管沙特近年来想尽办法——包括打价格战——试图保住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但看起来它与美国的这条经济纽带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
这一变化的政治后果很可能要不了不久就会显现出来,这也是沙特近年来迅速走近中国的最重要的原因。
按照一些能源分析师的预测,下一个10年里美国对海外石油依赖减缓的趋势还将延续下去。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曾在2011年3月底提出过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通过增加国内石油生产、提升生物燃料和天然气作为替代能源的应用、鼓励电动车推广和改善燃油动力车的能效等一揽子方案,用10年时间将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削减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经济对石油需求的不断下降和新的石油来源的增多,美国将在2020年之前把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数量再削减一半,并可望在2035年之前把从中东进口的石油量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欧洲的情况也差不多。2000年,西欧每天从沙特阿拉伯进口原油130万桶多一点,占沙特当年原油出口的21.2[%]。到10年后的2010年,这一数字降到每天60万桶左右,仅占沙特当年原油出口的10[%]都不到。10年里缩减了一半多。
二.美国已是全球最大产油国
那么,美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说起来也很简单,美国本土本来就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历史上美国就曾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国之一,1970年时,美国曾达到过日均产油1130万桶的峰值。但随后的40年里,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下跌。进入新世纪以后,国际原油价格的飞涨鼓励美国企业加大了本土原油的开发生产。而在这一过程中,新世纪第二个10年里出现的所谓“页岩革命”和“致密油革命”又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眼下,很少有人会怀疑美国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能源自给。但实际上,随着国内油气产量的迅猛提升,美国很可能早在2011年就已经成为了石油产品的净出口国。过去长达62年来,美国一直都是石油产品的净进口国。
从根本上说,美国长期的石油净进口地位不是市场供求关系,而是政治造成的。若不是美国国会颁布的原油出口禁令,美国或许早就是一个石油出口大国。但近年来,在企业界的呼吁下,上述政策出现了明显的松动。自从2010年“页岩革命”兴起,美国国内的原油价格一直低于全球价格,因此国内产油业者急切希望解除上世纪70年代因阿拉伯石油禁运危机而制定的出口禁令
2015年8月中旬,美国首度允许国内原油有限度地销往墨西哥,此举使得美国石油出口禁令进一步得到松绑。
到2015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两院投票通过全面解除原油出口禁令的法案时,这一事件应当说几乎已经没有任何悬念。第一批美国出口原油的买家正是中国的国有石油企业——中石化,它达成了具有美国石油史上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笔交易。
按照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的预测,随着出口禁令的解除,美国可能在未来十年里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出口国之一。另据国际能源署的预计,到2017年,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将从2010年的6900亿立方米上升至7690亿立方米,而同期俄罗斯的天然气产量将从6590亿立方米上升至7570亿立方米。届时,美国将取代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出口国。
三.中国才是中东石油最大买家
随着美国从石油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转变以及整个西方世界对中东石油依赖度的迅速降低,过去30多年里经济迅猛增长的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渐填补了中东的石油出口市场。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第一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时,沙特阿拉伯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微乎其微。但仅仅过了10多年,到2002年,沙特对华原油出口量便超过了1100万吨,占当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的16.4[%],年增率达超过40[%]。沙特也从这一年起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并一直保持至今。到2010年,沙特对华原油出口量已高达近4500万吨,占当年沙特对外原油出口总量的18.6[%]。
早在2011年,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量就已经比美国多出40[%]。眼下,中国对包括沙特在内的中东国家的原油依赖程度不仅已远高于美国,也高于欧盟。在所有西方大国中,唯有日本对中东的石油进口依存度比中国更高,但日本石油消费的绝对量远远小于中国。
与美国对原油的需求和进口呈下降趋势截然相反,中国未来的石油需求和进口仍在快速上升。EIA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的能源使用量翻了一倍多。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消费量会比美国高出2/3;到2040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将是美国的两倍。
自2012年12月起,中国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净进口国。该月美国石油净进口量跌至1992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每天598万桶,而中国海关的数据则显示,中国同期石油净进口量增至每日612万桶。
在随后的3年里,中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而美国经济稳步复苏,世界原油第一进口大国的座次在中美两国之间出现过轮替。2015年4月,中国石油进口达到每日740万桶(相当于全球每日石油消费量的8[%]),再次超过美国每日720万桶的进口量。
长期来看,随着经济的增长及家庭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中国未来的原油进口还将进一步增加,而美国的进口量则呈现稳定下降趋势。因此,中国坐稳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的宝座是板上钉钉的事。
需要关注的是,虽然美国和西方对中东石油的进口一直在下降,但自1980年以来,沙特和其他中东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总体上是不断上升的。这就意味着,中东的不仅新增的石油产能全部销往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既有的产能的买家也正在从西方转向东方。
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014年的15年里,中东的石油出口量不断增加,而石油价格却经历了一轮翻两番多的超级繁荣景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完全得益于来自中国的需求。
西方老牌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美国与中国的石油需求和进口之间划时代的消长关系,不仅已经彻底改写了国际原油市场的格局,未来还将大幅度地改写全球地缘政治版图。简言之,中东的前景未来将越来越取决于新兴市场,尤其是取决于中国;而中国的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未来也将越来越取决于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退一步说,即便石油在美国和西方的中东战略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今日的世界情势也早就与许多中国民众(以及世界民众)的陈旧过时的主观臆想有天壤之别了。
因此,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来说,未来真正需要担心以及未雨绸缪的不是美国和西方进一步介入中东事务,而是相反—一旦它进一步撤退,留下的权力真空和秩序真空由谁以及如何来填补?
笔者专注国际金融形势和国内财经动态以及现货投资市场,对黄金、白银、原油(沥青)、股票、现货铜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笔者。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
笔者交流微信:1533898120 (长按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