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济不景气,减税才是正当其时!但是,今天24时,成品油价的“四连涨”与大家的心理预期好像存在较大反差。不减反增,为什么?
文/指导微信:shufang886
第一,石油行业的效率低,行业平均工资远高于竞争性行业,经营管理中浪费明显,严重制约了行业效率的提升。
第二,税率堪比欧洲,远高于美国。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快速下行,然而有关部门连续三次加税,新增的税收高达每年1600亿元左右。
此次上涨幅度预计较小,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约100元, 每升调价幅度不足1毛。但连续四次上涨将令车主出行成本明显增加。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汽油价格已每吨累计上调355元,柴油价格每吨累计上调340元。
所有这一切,都是源于垄断。石油系统的行业垄断,从开采、进口,或炼油、销售,呈现横纵向一体化全垄断的格局,几乎所有的环节都是由少数央企主导,缺乏地方国资和民营资本的身影。这种体制几乎看不到竞争,只有在海外并购油源时才能看到一点竞争的色彩,其管理与经营效率自然可想而知。
当然,如果将七年以来的通货膨胀水平算进去的话,现在的6.3元显然比八年前的6.3元要便宜。但是,垄断不打破,包含在油价里的税费不厘清,这个账再怎么算,再怎么为自己“叫屈”,大家依然不会满意。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油价到底是高还是低,也没有意义。
对于中国来说,进口的油品不如布伦特,自己开采的油,边际成本更低,原油的成本要低于欧美;中游炼油环节,环境成本较欧美要低很多,例如过去几年发生石油泄漏等安全事件,石油公司支付的赔偿低得惊人;下游销售限于土地征收、人力等成本,就更低于发达国家。按理说,中国的成品油价应该低于美国才是。
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只有2008年7月等少数月份,美国油价比中国高。因为原油价格高涨,政府抑制油价的同时,给予石油公司财政补贴弥补亏损,如2008年中石化就获得了405亿的补贴。其他绝大多数时候,美国的油价都要比中国便宜
以目前国际原油现货价格测算,下一轮初始成品油零售价或再次呈现明显上调预期,“五连涨”仍有一定概率实现,最终仍需密切关注国际原油市场走势。
从日线上来看,前期的ma20均线支撑较为强烈,当近期每次触及此线都必将受到反弹,而在本周一上破ma5以及ma10,在周二站稳ma5均线上方,并捅突破50美元大关。很多朋友认为这是个强压位,但是从四月份的37.5美元以来一直处于以个震荡上行的趋势,下方并没有打破区间,总体仍是一个看涨的趋势,目前ma5均线上穿ma10均线金叉运行,macd中DIF拐头向上,绿色能量柱已经缩量。RSI/KDJ均是粘合向上开口扩散,总体多头仍将发力,不过四小时图看,前根K线个小阴十字星,注意行情变化,总体上看K线也是依托ma5均线上行,那么综合来看,多头仍是目前的一个趋势。日内操作以低多为主。
文/指导微信:shufang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