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市场看似已经恢复平衡,主要拜燃料消费强劲成长、以及主要产油国连串发生大规模产出中断事件之赐。
美国驾驶人对于低价汽油的消费大幅攀升,再加上印度及墨西哥大型新兴经济体的汽油消费增加,这将有助于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提高至140万桶/日以上。
2015年原油消费增幅已达180万桶/日,且预计2017年增幅将远高于100万桶/日,成为金融危机爆发前以来的最强劲连续增长。
供应方面,美国2015及2016年间原油产出料减少70万桶/日,因价格偏低抑制页岩油开采。
再加上利比亚、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及加拿大等地越来越多供应中断事件,中断的原油产出已经超过300万桶/日。
2014及2015年供应严重过剩,原油及各类燃料库存仍处于异常高位,尽管如此,库存已经不再呈现增长。
油市正在从供应过剩转为供需平衡,这一点从近期和远期期货价格的关系中也可见一斑。
期货的时间价差、消费、产量以及库存的关系自上世纪30年代就建立起来了,这也受到了交易员的密切关注。
通常而言,当供应过剩和库存增加时,期货价格会出现正价差,即近期合约的价格低于远期合约。
而当供应不足和库存下降时,期货价格往往会出现逆价差,即近期合约的价格高于远期合约。
在过去30年里,在油市从供应过剩变为供应不足之前,通常会先出现期货价格从正价差转为逆价差。反之亦然。
在过去六个月中,布兰特和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期货的正价差幅度一直在大幅收窄,这符合需求增强和供应减少的迹象。
这两个期货市场的交投都呈现小幅正价差,但这符合非常接近平衡的市场。
自2005年以来,小幅正价差一直都是原油市场的“常态”(1985-2004年间的典型情况则是小幅逆价差,而造成转变的原因存在争议)。
WTI原油目前的正价差为每桶约2.00美元,与2005-2014年间每桶1.50美元的平均正价差并无明显差距。
今年前六个月布兰特原油正价差为每桶1.70美元左右,距离十年平均水平0.73美元并不远。
目前供应-需求-价格前景的风险,似乎处于合理的平衡状态,现货与跨月价差都反映出这一点。
从供应面来看,如果目前的一些供应困扰得以解决,那么未来12个月原油生产可能意外增长。
如果尼日利亚政府能够恢复三角洲地区的安全,那么将有逾50万桶/日的额外供应将相对快速地重回市场。
如果油价仍处于或高于每桶50美元的水准,美国页岩油产量可能也将企稳,并开始再度上升。
上周美国活跃钻机数为九个月来首见,或许是在回应油价近来走升。
但中期较大的风险是需求面,目前需求的增长速度远快于新的供应。
为了因应油价自2014年中之后的崩跌,石油探勘和生产方面的投资一减再减。
但随着景气反转,投资大幅增加将势在必行,以改善现有油田产量下滑局面,因应消费的持续增长。
在2018年前,假设全球经济避开衰退,价格需要上涨才能抑制需求超速增长,并刺激供应加速成长。
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沥青及外汇、股票、现货铜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微信:17920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