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张新加坡海岸挤满超级油轮的图火了。中国正在这个低油价时代大量囤积原油已经不是新闻,青岛港油轮严重压港的现象也早就引起了媒体关注。路透社24日的报道解释说,中国倒也不是完全主动地在扫货,只是此前的“石油换贷款”项目让委内瑞拉等国不得不偿还三倍于此前计划的原油。 过去十多年中,当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中国油企曾经大举出海收购油田资产,但在油价低迷的今天纷纷陷于亏损甚至停工。相比之下,“石油换贷款”让中国获得了稳定的海外原油。当今世界的几大产油国,都与中国有着最密切的经济联系,随着美国页岩油的产出,让美国成为能源出口国,中国在原油市场中的位置,已经相当于上个世纪70年代时的美国。那时候,全世界的产油国,都想最大量的把原油卖给美国人。 由于美国转变为原油出口国,美国沙特关系的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数。油价若上涨,沙特美国也许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一旦油价下跌,美国与沙特将陷入相互猜疑的陷阱之中。
实际上,随着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不是最大消费国),石油人民币的可能性,正在从多个方向积聚,沙特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俄罗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伊朗,这另外几个与沙特可以媲美的当今世界主要原油生产国,都与中国有着经济上的密切联系,有的欠下中国巨额的贷款,石油人民币是引而不发的状态。 美国能够把次贷危机这样的灭顶之灾,最后弄成了一场全球的加杠杆,替自己消灾,足见其政经博弈手法之高明。对于可能随时会开放的石油人民币之花,美国的各种后续手段,还将会继续上演。可以认为,目前来看,石油人民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现实、最快的一个切入口。 这样一个大好机遇,如果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而被白白错过,被美国轻易扭转局面,那将是太大的遗憾! 笔者专注于金融投资,如果你我有缘,详询V型:yyt122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