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以前大家喜欢说“一考定终身”,但细想一下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哪个人的命运能否被一场考试轻易决定?况且非要通过考试去完所谓的大学梦,今年考不上还有明年……或者通过别的路径,例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甚至自掏腰包出国留学,跟当年那个必须削尖脑袋靠高考来跻身社会通途的时代已经不是同日而语了。实际上,在这个社会选择更加多元化的年代,高考本身的意义已经下降了。可与之相比,高考所受到舆论关注度还是依然如故,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社会媒体为博吸引眼球,不惜紧抓热点追踪报道罢了。
话说回来摩根大通经济学家Jesse Edgerton在近日的报告中指出,其偏爱的宏观经济指标显示美国在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风险已经上升至34%-36%。
下图显示了摩根大通综合了失业、薪酬、企业利润以及其他因素来计算的经济衰退概率,这在传统意义上意味着美国GDP至少两个季度面临增速放缓的风险。
一、实际工资下降
美国GDP大约70[%]来自消费支出,如果你不知道普通美国人在做什么,你是无法真正去预测GDP的。
而大多数的美国工人并没有看到他们在薪资方面的改善情况,事实上,当你考虑到通胀的因素,自2009年经济衰退显著结束以来,大多数工人的实际工资在下降。2009-2015年期间,收入较低的职业有20[%]的工人认为他们的工资平均降幅达到5.7[%]。
对于美国工人而言,他们的平均购买了下降了4[%],这意味着,在美国的生活成本超过了工资的增长,对于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几乎没有任何经济安全。
二、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几乎没有存款
不少美国人不仅收入低且花销较大,同时他们并没有多余的存款以应对紧急情况。
根据一份报告,美国大约有三分之一(34[%]的)成年人没有任何紧急储蓄,这意味着约有7200万的美国人在失业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更多的安全保障,他们可能支付不起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
同时,4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储蓄仅够维持90天的生活费用,甚至更少。
三、美联储加息可能削弱经济活力
此前,在美国低利率的环境下,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贷款或者信用卡债务,但随着美联储逐步加息,这一情况将变化,居民的成本也将因此增加。
美国前任财长萨默斯此前表示,利率升高也将给劳动力市场带来负面影响,公司将倾向于减少投资扩张而保留现金。萨默斯曾是除耶伦外的美联储主席继任者热门人选。
其实美国加息还有另外一套逻辑。 那就是打压对手。
从世界经济整体来看,当前基本是一个比不烂的时期,也就是说,只要对手比你差,你哪怕再坏都没有关系。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世界经济增长停滞,赌场里没有新钱进来了,大佬想滋润点,最好是吃定另一个大佬。 也就是所谓存量博弈,这其实是世界政经博弈的常态,不以制度为转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1970年代西方的滞涨,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泡沫与通缩,都属于这样的解决方式,牺牲一个,成全一个。二战牺牲了欧洲,成就了美国;70年代再次牺牲了欧洲5年时间,成全了美国;后来的危机,依然是牺牲他人,成全美国。和互联网一样,老大通吃。
而这一次强势美元战略,瞄准的是中国,是人民币。
这一次,老大是很有心牺牲老二,来再次成全自己的。回忆下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国务卿希拉里针对中国的言论,那都是把中国当做最大对手来看待的。这是很好理解的,若我们处于美国的位置,也一样会把中国视作对手。
从资本的角度考虑,中国若继续赶上来,就会危及美国的资产安全,想象一下,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石油人民币部分代替石油美元,不用美元。
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沥青及外汇、股票、现货铜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微信:17920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