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6月2日的OPEC大会令很多业内人士再一次失去了对“产量调节者”的信心,OPEC已经变成了一个机能失调的组织,对市场的影响将愈来愈小,而接下来接棒OPEC的是谁呢?
据CNBC报道,奥本海默(Oppenheimer)高级能源分析师费德·黑特(Fadel Gheit)周四表示,欧佩克(OPEC)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机能失调的组织,变得不再有用了。他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道:“欧佩克完了,一切都该结束了。页岩油生产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能源的看法,而且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改变。现在的事实是,欧佩克和沙特阿拉伯已经不再是产量调节者了,而就在短短两年前它们还是。”
在周四(6月2日)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欧佩克没能达成一项新的产量上限协议,因此也就并未改变其原油产量政策。尽管全球原油价格从2014年开始大幅下跌,但这个卡特尔组织一直都在以创纪录的水平生产原油。虽然油价在最近几个月时间里有所回升,但仍旧远低于这一波暴跌以前100美元/桶的水平。
现在,“市场本身将为油价的未来走势指示方向”,黑特说道。他认为,原油价格的“新常态”将是60美元/桶到65美元/桶,并预测这将在未来6-12个月时间里发生。他还补充道,那些认为原油价格将回到每桶80、90甚至是100美元的人只不过是在“痴心妄想”而已。
黑特认为,从未来前景来看,美国的原油勘探和生产公司将是表现最好的能源股,原因在于当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时,这些公司采取了削减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的措施,因此对它们来说,其盈亏平衡点已经有所下降。黑特指出:“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在每桶60美元到65美元的价位上创造出一种能让企业盈利的环境。而就在两年以前,还需要油价达到每桶80、85或是90美元才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页岩油的勘探和生产成本究竟是多少呢?虽然传统思维中,油气是暴利行业,但在开采中石油公司获利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实际单桶利润鲜有超过20美元。以中石油为例,即便市面普遍认为其将中游利润调至上游以获取炼油补贴,但近三年其平均单桶利润仅有18美元,中石化则仅有16美元。欧美石油公司中,成本控制较好的如美国的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大陆石油(Conoco),基本都在20美元上下,而欧洲油企也基本都在16~18美元。金论非凡带你领略金融市场微信:481185446!
北美和欧洲油气企业平均成本基本都在40~50美元之间,差异并不大,而享有国家资源的中石油、俄罗斯国油成本都略偏低,其中尤其是Rosneft成本仅约10美元。不过巴西国油成本却明显偏高,这或于其近年来加大深海原油开采等原因有关。而从历史数据来看,近年来油气企业整体成本上升速度亦非常迅速,生产成本从2009年的28美元左右已升至44美元,而完全成本亦从36美元升至58美元/桶。
从目前原油价格来看,实际上已经接近于油气企业的全生产成本,不过如果剔除折耗和勘探成本,实际的现金操作成本目前仍仅有20美元上下,加上产量税和分成和财务成本的现金成本约在25~30美元,尚不足以引发企业减产。不过低于完全成本后,企业削减长期投资和资本开支是大概率事件,这将影响长期供应。
金论认为,中国就是全球的亮点,原油界的真正的大佬。中国作为第一原油进口大国,同时也是原油消费大国,现如今的石油定价权的天平似乎正在向中国倾斜。大中华崛起,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为中国感到自豪。
分析世界经济,新格局新视野,金论非凡带你领略金融市场微信:48118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