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熹霸金(现货原油沥青贵金属指导解套)微信:mxbj18
资源匮乏是日本在二战中失利的重要原因。没有石油,精锐的日本海军就成为一堆废铜烂铁。
鲜为人知的是,日本当初看出了大庆有石油,并且组织开采。幸运的是,大庆的石油最终没有被日本人挖到……也因此,中国发现大庆油田,最受刺激的是日本人,他们先是目瞪口呆,然后捶胸顿足、后悔不迭,因为在曾经日本统治的伪满洲国,“天赐的良机”与日本擦肩而过。
上世纪20年代末,由于各方盛传在中国东北发现石油的迹象,日本人下定决心要在这一地区寻找石油。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加速对华战争准备,日本政府经营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内有一个名为“满铁调查部”的机构,它的探矿队就像过篦子一样在东北大地肆无忌惮地寻找战略资源,石油当然是主要目标。
当时,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高桥纯一是公认的石油权威,他的石油生成理论是所谓的“海底腐泥起源说”,即石油生成的条件必须是海洋沉积型地质构造,藻类和微生物死骸堆积形成的有机物在地热的作用下分解而成,埋藏在具有海相沉积的地质区域。根据这个理论以及渗透到地表的沥青凝聚物,日本将找油重点放在辽宁南部地区,原因是这里比较靠近海边。
日本选择的集中勘探区是阜新地区,就是后来属于辽河油田的边缘构造带上。辽河油田1995年的生产量是1500万吨,也是日本当时需要量的5倍。但辽河油田的高流动性原油埋藏在地下6000米处,而当时日本的技术只能下探到2000米。所以后来日本人听说辽河油田被发现后感叹说:“当时即便站在油田正中央,也找不到石油。”
而位于松嫩平原中部的大庆,也就是当年日本石油公司找过油的所谓“北满地区”,是典型的陆相沉积构造,理论上就是“贫油”地区,充其量也是油页岩水平的石油埋藏,故不是重点找油地段。
当时驻扎在哈尔滨附近的日本陆军航空队的飞行航线就在大庆(当时叫安达县)上空,来去的飞机能够经常看到草甸子的水面上漂着黑色的油膜状漂浮物,于是他们向“满铁调查部”通报了此事。当时“满铁”方面回答也很干脆:“这个地方不存在生成石油的条件。”“满铁调查部”因此没有去实地勘探。所谓成功的交易=严格的心态控制+正确的资金管理+过硬的技术功力。
明熹V鑫:mxbj18(长按可复制).本人唯一官方公众V==杺:mxbj18
下方若出现任何联系方式,纯属第三方介入,不明份子,请大家一定务必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