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中国发现大油田的消息层出不穷,然而在15年中国却成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很多人都在郁闷,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油田,为什么还要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从表面上看,中国大油田的数量能从很大程度上弥补石油需求的缺口,但是我们没有考虑到油田的位置因素、开采难度和成本等因素。
从去年开始,油价一直位于下行通道,进口石油让我们的成本也更加低廉;另外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样对我们的石油储备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主要油田分布
这么多油田,但是能真正开采出的又有多少?
对于油田的开采量我们就拿河北曹妃甸南堡油田区发现的新的大型油田来做一个数据解析吧,河北曹妃甸南堡油田预计储量可能为22亿桶,油田油气地质储量10.2亿吨,10亿吨大油田!一个10亿吨的大油田,其真正能够开采的产量到底是多少呢?
在这大油田里面也是有划分的,其中探明储量40507万吨,控制储量29834万吨,预测储量20217万吨,天然气(溶解气)地质储量1401亿立方米(折算油当量11163万吨)。仔细看就知这个10亿吨大油田是拼凑的,油是油,气是气,单油田只有9亿吨。
按照ABC一二三级石油储量分级,探明储量就是油田勘探阶段掌握油藏基本特点准备开发的储量,这个数据有把握。控制储量就是控制了含油面积,这个石油储量很虚,预测储量就是见到了工业油流,这个石油储量只是想象。这9亿吨只有4亿吨是探明储量,也就是说目前南堡发现的只是4亿吨油田。就按现在来说发现40亿吨石油储量,按照标准的量算开采只能开采出22亿桶。直接缩水一半了。
综上所述一个40亿吨的大油田实际开采量只有22亿吨,开采量直接缩水一半,从这一点就证明了油田的开采量只有50[%]左右。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原油呢?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油价格持续降低,而我国的原油开采成本又比较高。因为中国的石油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而西部多为稠油生产基地,而相比沙特,伊朗,俄罗斯等一些中东地区基本都是埋藏相对较浅,流动性比较好的稀油。因为稠油具有黏度高、流动性差的特质,所以对于稠油的开采必须源源不断的向地下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才能够有效的开采出来;对于注入高温高压的设备一项成本大概是每桶27美元。而中东地区地处石油资源丰富的波斯湾浅海海域,开采不仅不用加热加压,而且大多是自喷井。所以在开采上,我国在成本就略比其他产油国多了一项高温蒸压的环节。2016年,胜利油田就率先关停了小营油田、义和庄油田、套尔河油田和乔庄油田等四个油田。至于关停的原因也很简单,低油价的冲击前所未有.
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工业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消耗其中大部分原油的炼油厂开始转向出口最终产品。这无疑也从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再加上中国开采成本高等因素,大量从国外进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原油投资市场
中国之所以能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能把握住发展的趋势,善于选择,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事情。如果去年国际油价没有大幅下降,中国也不会乘机加大战略储备;如果不是中国的工业快速发展起来,炼油产业有一个良好的改革,中国也不会有这么大的信心扩大进口。做现货原油投资是同样的道理:选择很重要,趋势很重要,渠道很重要,技术很重要,心态同样也很重要。
本人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沥青)及铜、白银等贵金属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可关注本人(V信:jclc6868)。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