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特约财经自媒体/交流威信:ham53865
4月26日,蚂蚁金服宣布完成B轮融资,当前估值约为600亿美元,约合3900亿人民币。而在去年7月完成的A轮融资时,蚂蚁金服的估值近450亿美元,短短10个月就溢价逾33[%]!
B轮融资的新增战略投资者包括中投海外和建信信托,增资扩股后,社保基金持股5[%],中投持股3[%],国开金融及四大国有控股的保险公司各占约0.5[%],此外还有上海国资委旗下的金浦产业基金。简言之,蚂蚁金服的战略投资者几乎都是国有资本,可称之为国有资本大举参股民营企业的新模式。如果说,阿里巴巴上市的主要受益人是外资(孙正义个人和杨致远控股的美国雅虎公司),蚂蚁金服上市的受益人则包含国有资本。
若不出意外,蚂蚁金服将在2017年后登陆A股,保守估计上市后溢价3~4倍,市值可达1.2万亿~1.5万亿人民币!或将超过中国工商银行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的金融机构!据蚂蚁金服的融资报告显示,2014财年的营业收入为101.5亿元,较2013财年同比增长91.6[%],调整后的净利润为26.3亿元;2015年继续保持高成长,据估算,即使扣除此前协议约定向阿里巴巴支付5.02亿元,蚂蚁金服在2015年的净利润也将在30亿-50亿元之间!毋容置疑,蚂蚁金服是一家高成长、高盈利并极具创新性的领袖级高科技企业。
成长性、盈利性和创新性,这是投资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投资标的,而这恰恰是国有企业需要实现的目标。国有资本以保值增值为目标,应主要投资于国有企业还是主要投资于非国有的优质企业,这是国资改革不可回避的话题。蚂蚁金服AB两轮融资主要吸纳国有资本绝非偶然,是马云团队与国有资本一拍即合,共同创造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模式!在蚂蚁金服A轮融资时,社保基金直接投资参股蚂蚁金服是国务院批准社保基金扩大投资范围后完成的第一个股权投资项目,10个月账面溢价逾33[%],可预计两年后再溢价3倍以上!
蚂蚁金服的模式是一家公众公司(Public Firm),现代企业尤其是商品化的公众企业,不创新毋宁死,企业市值增长所代表的企业价值不仅仅是利润增长,比利润增长更重要的是可持续创新,可持续的成长。
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什么?是创造利润还是创造价值?以此为标准可以把企业分为4类:1.创造利润但不创造价值;2.创造价值而不创造利润;3.既能创造价值更能创造利润;4.既不创造利润又不创造价值(僵尸企业)。资本市场偏好的是第二与第三两类企业,即市值导向的创新性型企业。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日薄西山,投资驱动市值最大化的企业取而代之。企业利润的本性是独占,公司市值的本性是分享,如今,市值最大化目标驱动的企业已上升为“新实体经济”的主流。
人们如今依然习惯于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区分为两类企业,这其实是经济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之一,将在国资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完善和解决。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国有企业“绑定”国有资本的模式容易产生“近亲繁殖”而导致创新成长的基因弱化。资本的本性是奖优罚劣而非扶危救困,对国有资本而言,由资本市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导致一个结果:国有资本可能无处不在!
欢迎添加下方交流威信:
ham5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