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国际油价不断走低,一边是发改委不断拒绝降价并设立地板价,一边是石油企业表示“揭不开锅”。国内的很多人都对中石油的哭穷行为表示不解,但是中石油是真的穷啊!
现在国内有很多不明真相的普通民众还觉得是中石油抬高了国内的石油价格,增加了自己的生活成本,对于这一点,中石油简直就是哑 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啊。
这发改委大幅提高油价与中石油无关。油价是政府定价,企业无权提高,或者降低。这中间也就没有垄断之说。垄断,就是自主定价,垄断了全行业的销售,就可以形成垄断价格。成品油的价格定价权不在中石油手里,中石油怎么会形成垄断价格?
发改委这次为什么大幅提高油价?
1:抑制贫富分化。汽油消费集中在富人群里,普通百姓并不消费汽油,普通百姓坐公交,公交享受油价补贴,不涨价,受益的是不消费汽油的普通百姓。
2:抑制汽车消费,缓解交通压力。北京车多为患,满路都是车,*慢行,导致公交也跑不快。甚至急救车也望而生畏,无法按时抢救患者。
3:减少政府对石油石化行业的补贴压力。改而补贴交通运输业,直至延展补贴到农民,给用油的农机具,直接补贴。
4:政府提高油价,改变补贴方式,从补贴生产,改编为补贴消费。补贴的范围明显小了,排除了高档豪华乘用小汽车及私家车。对物流工农业生产用油补贴率将会加大。
大家最需要了解的就是我国国内的石油价格是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中石油只是实行而已,所以说中石油专业背锅的。
以发改委和国资委的说法,油企不断哭穷,并过不下去的根本在于国内产油成本高,但油价低。成品油的成本大致包括四个部分:上游开采或进口、中游炼化环节、下游的销售以及各环节累积的税收。不可否认,因为地里环境等因素,中东地区在产油成本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曾有媒体指出,中国石油开采成本系伊拉克7倍。青海石油公司边远油田开发公司经理王德林的比喻很形象,伊拉克是拿着铲子在沙子里面挖几下,中国是在石头缝里一口井打下去“挤”石油,一口井就要上百万。
但除了这些客观的环境、技术因素外,成本中不能忽视的还有中国油企承担的高昂税收。目前,国内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占加油费油的比例约为47[%],若此次提高消费税的消息属实,国内成品油市场将迎来“一升油,半升税”的时代。
穷哭的次数多了,真穷的时候也没人信。石油企业利润降低不应该率先克扣采油工人,但大型央企也不能总想着如何从民众身上捞一笔。
目前受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众多产油国对如今的油价叫苦连天,很是不满;但是国内恰好相反,地板价机制以及多次的油价上调让许多国民不满,尽管我们对高油价不喜,但是提高油价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大宗商品之王石油的市场更是波涛汹涌,利润也是滚滚而来,大宗商品(石油、沥青、铜交流V信ahb678)的投资时机已到,错过了08年的股市你还要错过这次的现货吗?
文\画笔点金\投资交流V信ahb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