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冻产会议一波三折,而重点在于其最终结果,虽未达成正式协议,但各国还是达成了加强合作的意向,所以对于此次会议结果,应保持较为谨慎的看待,原因很简单:
其一,冻产会议之前也有过有达成的先例,但最终冻产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各国的重心依然围绕着本国的利益展开,而冻产会议的达成势必会使原油价格呈现下拨拉锯形态,
其二,虽然多方证实协议达成并制订了协议的截止时间为2016年11月,但开始时间依然在商讨之中,而冻产时间如果呈现不必要的推迟,相信原油价格的回踩形态或使得冻产会议决议达成效果大打折扣。
而作为全球的新星中国作为非OPEC成员国,冻产会议无论结局如何似乎都会对中国造成较大的影响。而这一影响的潜在因素在于我国国民生活水准的提高,车成为多数居民的代步工具,而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83亿辆,其中汽车1.7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3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2.89亿人。
同时此数据的激增使得能源产品的共比上涨,3月我国成品油消费同步增长7.2[%]。而成本油价格下降的同时,消费却呈现较大的涨幅。抛开中国原油战略储备的思路不说,原油逐步实现居民消费化。使得国家在原油价格与全球原油价格的调配上呈现出吃力的情况。
那么面对此很多人有所疑问,若OPEC未有效达成决议,原油价格再次下降是否会更有利;如果但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炜寒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国际原油价格如果持续走低,国内成品油价格肯定也会迫于国内外压力呈现下调,而中国成品油方面不同于资本主意市场,居民的需求作为中国政府考虑的主导,相信中国的政府控股的两桶油,势必会呈现政府方面的调控,而如此一来。两桶油会再次成为中国的短板,虽然是全球500强企业,但是却呈现亏损的状况。
同样如果OPEC会议达成,那么作为本地开采原油成本较高代表的中国,原油的进口成本会呈现较大的赤字,而如此一来,碍于中国原油储备的预期,中国同样会承担相应的压力。而这些的原由,或许在于中国不论在原油的开采,还是提炼上;都与国际上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控股使得两桶油并不存在过大的市场生存压力,所以面临高额的开采费用,和刚过及格线的提炼水平持续保持。
中石化:1吨原油提炼汽油0.177吨、柴油0.383吨。成品油率60.8[%]。
中石油:1吨原油提炼汽油0.215吨、柴油0.394吨。成品油率63.7[%]。
国际水平:1吨原油提炼汽油0.29吨、柴油0.49吨。出油率80[%]以上
出油率暂且不说,面对中国油品的质量,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下,被人们所唾弃,那么值得注意的或许不是连续公布亏损的两桶油,但同样是连续亏损,但是没有找寻任何扭转办法的两桶油,轩辕希望原油产业在未来的中国发展进程中不要在拖后腿。
本人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金融货币关系,对原油沥青,白银,铜等现货走势特点深有专研,如果出现持仓心态不稳,做单犹豫不决,进出场点位把控不准,趋势研判紊乱的投资可以关注本人,获取有效建议指导以及投资策略支持!
文/威哥霸金,笔者实时指导微信:wgbj888(长按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