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最直接最核心的较量,无非是货币战争。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明晰,关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猜测也逐渐多了起来。至于具体时间,有人认为需要15年,有人认为将要20年。
文/点金谋士/V信:yyt122865 1、认同。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短短30多年,中国经济平稳而迅速崛起。尤其是东南亚经济危机之后,本国货币贬值严重,但人民币坚挺,加之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的投资、旅游、消费的持续发热,人民币从开始不承认到逐步认同。 2、东亚化。 在贸易领域方面,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已取代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国际支付货币。毫无疑问,中国广阔的贸易网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的巨大引力在东亚地区格外明显。 3、国际化。前不久,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这个顶级储备货币俱乐部,可以说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又一场重大胜利。这使得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多家央行的主要储备货币,从东亚地区逐步扩大到全球领域。 文/点金谋士/V信:yyt122865 美元霸权可谓是美国最核心的利益,目前,欧盟孱弱,新兴国家乏力,中国始终是强势美元战略绕不过去的一个门槛。美元资本操纵全球资产价格的成败,取决于能否攻破中国这道巨大的筹码关口。历史的第二*已经打响,所有的国家都在拭目以待。 而且最近几天,中国金融市场里连续出现异常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异象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年内新高 今天(6月2日)早上开盘,中国2026年到期、票息2.90[%]国债买价收益率一度升了3个基点,报3.025[%],创下年内新高,并在开盘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零成交。益率也有1个基点左右的上行。债券的“收益率上行”,其实就是债券价格下跌,原因显然跟流动性紧张有关。 从5月底开始,保险资管公司的通道业务被暂停,各公司需要按照保监会的要求,对这一项业务的投 资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进行自查。 此外,保监会将对保险资金投资股票、股权和不动产业务三类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管理开展专项检查工作。 这些措施,其实都是为了为资产价格“挤泡沫”、“去杠杆”,把资金往实体经济上赶,在美元加息的大背景下,未雨绸缪,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当然,对于股市、楼市、债市来说,这都是潜在的、实质性的利空。 异象二:人民币开盘15分钟无成交 开盘后,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在15分钟内没有成交,出现罕见的冷场现象。外汇交易中为什么出现这种诡异现象?原因很简单,根据定价机制,人民币早盘开盘前15分钟的成交应落在做市商报价和中间价之间。最近,随着美元加息越来越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不断走低,市场存在人民币继续贬值的预期。但是在今天,中间价(可以看做是官方价)突然反弹了201个基点,做市商报价也高于市场预期。于是,成交无法达成,出现了15分钟冷场。15分钟之后,即期汇率就可以围绕中间价上下各2[%]波动,交易就进入了自由状态。 异象三:股市大涨时,期指险些跌停 此事发生在5月31日,股市拉长阳那天上午10点42分。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606出现异常报单,急跌至2732.4点触并及跌停板。 这次期指“闪崩”一度给市场带来恐慌,其实质是去年股灾之后,对指数期货交易设置了大量限制,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当股市大涨的时候,有客户为了在股市上做多,在期指上套保,放出的单子太大,一时间没有接盘,触发了技术性卖盘,最终引爆多米诺骨牌效应。 近期金融市场的三大异象,给6月市场蒙上了阴影。傲锋总结出以下几点: 1、市场被高度管制、扭曲,但人算不如天算,缺乏了正常机制发挥作用,风险随时会发生。 2、管理层为了防范风险,仍然在持续不断去杠杆、挤泡沫,资金面不宽裕。 3、美元加息在即,巨大的心理暗示存在每个人心中,大家随时可能有极端的交易行为。 4、一言以蔽之:不确定性在上升。新的异象,随时可能会再度上演,并可能引发一定范围的“*件”。 把握经济金融走势,对现货原油、铜、沥青等投资产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资金缩水,可以关注本人。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实战经验,给大家帮助,让您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走在一条正确的航向上! 文/点金谋士/V信:yyt122865 |